1. 首页 > 基金定投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区别*(怎么理解“稀释每股收益‘’)

当我们查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时,总能看到两个财务指标: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这两者的数据,有些公司是相同的,有些公司是不同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

 

上图是北方稀土#北方稀土#的2022年年报,其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完全一样,而下图是温氏股份2022年的年报,其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就有明显的差异。

 

要找出两者的差异,就得从其概念和计算公式入手。

#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基本每股收益?其计算公式是: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这个数据,财务报表中就有,那什么是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每股收益是按照年度来计算的,如果公司的总股本,从年头到年尾,都没有变化,那么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股数就比较简单,就一个数据,不存在加权平均数,但是,有些股份,可能是上半年,也可能是下半年才取得普通股股东的权利的,享受股东收益的时间不足一年,此时就要用到加权平均数,而这个权重,就是成为普通股股东的时间占一年365天的比重。

哪些股份会在中途成为普通股呢?企业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并股、配股,都会增加普通股数量。这五种股份增加情况,我就不再展开说明了,这涉及到太多的财务知识。

什么是稀释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是指企业存在具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情况下,以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为基础,在分母中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同时对分子也作相应的调整。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目前,常见的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

目前,认股权证已经退出了市场,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情况只有可转换债券和股份期权,而温氏股份的稀释性每股收益之所以不同于基本每股收益,就是因为其存在可转换公司债券。

 

如果在一年的中间任意时点,存在可转换债券转为普通股的可能,那么基本每股收益就会得到稀释,在假设全部潜在的可转换为普通股股份的情况下,公司的股份会有所增加,但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也会增加,因为,一旦可转换债券转化为普通股,那么公司就不需要对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支付债券利息,从而导致可分配利润的增加。

总结一下,基本每股收益,考虑到了公司已经做出决定,而影响到公司总股本后的每股收益,是一个真实的数据;稀释每股收益,是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考虑潜在的可能发生的公司总股本的增加,以及净利润的调整的情况下,得出的每股收益,是一个假设的数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