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深圳中行外汇知识竞赛(敢闯敢试 先行示范 )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45年,铺展改革开放的历史长卷,经济特区书写的是春雷乍响、仲春开启的华章;45年,回望“中国号”巨轮驶过的航程,经济特区刻印的是勇立潮头、劈波斩浪的精彩;45年,蝶变的是深圳的成长,不变的是勇当尖兵的志向、走在最前列的担当。

改革开放45年来,深圳金融业从仅有几家银行,证券、保险一片空白到如今体系健全、机构众多、交易活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的第一批“拓荒牛”,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与改革开放同行,在深圳这片热土开拓、创新、奋进、拼搏,在这段岁月里演绎了中行人敢为人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创业故事。

 

 

敢闯敢试 与改革开放同行

在改革开放大业中,深圳是“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敢闯、善创的深圳,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深圳金融业也有一面旗帜,它彰显了敢闯敢试、创新奋进的金融人精神,这就是深圳中行。

45年前的1978年,中国银行深圳办事处正式分设成立。创业之初的52名员工,在一栋仅有两层的办公楼里,成功“杀出一条血路”。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时,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建设资金不足,填补资金缺口、平衡资金供需、搞好内外结算的重任落在了深圳金融业的肩上。深圳中行用“敢闯敢试”点燃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创造了“三闯禁区”的故事。

 

改革开放之初,深圳中行位于罗湖口岸外币兑换处。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深圳中行确立“科技兴行”战略,以创新奋进姿态,追赶特区“一天一个样”的发展速度。在全国率先实现同城通存通兑,完成国内金融业从手工记账到电脑化操作的革命性跨越;相继推出电脑联机代发工资、代收费、代证券股票买卖的“三代”业务,以及电话银行、实盘外汇买卖等创新业务,创下了多项国内银行电脑系统的里程碑记录。

 

深圳中行早期电脑系统设备室。

2000年以来,伴随着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程,深圳中行进一步朝着市场化、综合化方向转型经营。相通则共进,该行秉持着开放包容的精神,率先响应跨境人民币试点、前海自贸区服务;携手共创繁荣,该行积极参与社保、公积金、志愿者服务等深圳民生项目建设,集全行之力帮助河源市紫金县桂林村成功脱贫。

 

今年12月,深圳中行连续四届支持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的举办。

1978年以来,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一直扎根深圳,服务特区经济建设,伴随了深圳特区的崛起和腾飞,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和发展,同时也是特区40多年来辉煌发展历程的生动缩影。

 

先行示范 与时代发展共进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为深圳下一个40年的改革发展擘画出宏伟蓝图。同年11月,中国银行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全方位金融助力。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中行再度把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扛在肩上,重燃特区建立之初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展现出信心、决心和行动力。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部署、服务高质量发展、落实金融工作“三大任务”,成为这一时期深圳中行人的方向。

 

坚守初心,抒写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篇章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盘”和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近年来,深圳中行紧跟深圳产业发展规划,在“20+8”产业集群、普惠中小微企业、绿色产业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现代金融业与工业产业深度融合。深圳中行积极支持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及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在面向全球手机及新型智能终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等产业集群的金融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以金融助力提升产业发展。为深入了解民营企业金融需求, 8月11日,深圳中行召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倾听民企声音,办实事解难题。截至目前,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1600亿元,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1400亿元,规模稳居市场第一。

 

今年8月,深圳中行召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

优化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民营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20年以来,深圳中行多措并举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持续丰富线上服务渠道,推广“惠如愿”APP、小程序,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主体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优化内部普惠金融智能化支持系统功能,为具有个性化需求的普惠客群提供短、频、快融资支持;不断丰富普惠产品矩阵,推广“小微速贷”、“商户速贷”等线上系列普惠金融产品。截至目前,该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已破千亿。

全力支持绿色产业低碳转型升级。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一批因“双碳”而生、为“双碳”而变的企业蓬勃发展。深圳中行始终坚持践行国家战略,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风险管理和自身运营,持续推动金融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一方面,该行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制定绿色金融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和2022年该行相继于发布了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同时,该行积极搭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落地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消费、绿色贸易融资等多元化场景的多项绿色金融业务,并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落地了该行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截至目前,深圳中行整体绿色贷款余额近1300亿元,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超45亿元,引动绿色活水浇灌深圳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创新实干,描绘科技金融服务的新蓝图

 

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深圳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深圳中行于2020年初成立科创与综合经营部,致力于解决科技型企业的综合金融需求。该行创新推出匹配科技型企业发展周期特点的“中银科创贷”,逐步形成覆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科技型企业产品体系,在深圳市场上获得良好口碑。深圳中行人以突破和实干,力促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量。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为优化对科技创新客群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深圳中行立足科技企业需求,构建科创企业评估模型,打造科技金融业务贷前触客、贷中审批、贷后管理的有效工具,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围绕科创企业业务需求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要,该行在深圳市场上先后推出科创贷、专精特新贷、科创先锋贷等专属产品,逐步搭建起科创企业综合服务体系,精准赋能企业发展。截至目前,科创贷共服务中小科技企业客户超3000家,贷款余额约178亿元,信用贷款占比超50%。

聚焦科技创新重点区域。南山科技园、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是深圳科创重点发力地。在这些科技密度高的区域,深圳中行设置了17家科技金融特色网点,搭建了网格化基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深圳市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的帮助下,深圳中行辖属机构河套皇岗分行为某非企业性质科研机构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高水平便利化试点业务,实现相关产品及服务精准供给,探索金融赋能之路。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科技金融创新的检验准则之一,是科技成果转化能效。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致力于打造连接技术与资本的全国综合服务平台。深圳中行为深圳一家科技企业落地了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是深圳金融行业“促进知识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全周期成长”的创新成果效应。

 

开放奋进,以奋进之姿走好开放之路

 

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开放格局,是深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开放”既是时代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也是深圳奇迹般成长的力量源泉。45年来,生于斯、长于斯的深圳中行充分发挥中国银行跨境金融特色优势,在“稳外贸”“促外贸”、促进大湾区互联互通、落实“前海金融30条”等国家及区域战略重点上勇敢先行。

 

跨境理财多元化加速资金流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深圳中行积极发挥跨境金融优势,聚焦香港居民开户、支付、投资等核心需求,搭建起以“支付通”“融资通”和“服务通”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并先后推出“大湾区开户易”“深港通注册易”“跨境理财通”等特色金融服务。截至目前,深圳中行已为超过26万香港居民提供跨境服务,跨境理财通签约客户数近2.2万户;今年以来累计为超8000家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合计跨境量超1万亿元。

支持深港打造协同创新高地。作为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平台,前海肩负着三大战略:深港合作、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深圳中行以“前海30条”作为指引,率先落地前海进口企业境外购汇、人民币资本金结算免开专用账户、NRA人民币账户办理大额存单等试点业务。截至2023年10月,深圳中行已为超500家企业办理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让企业享受到更为便捷的外汇收支服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助力跨境电商等新兴外贸主体。跨境电商正在成为深圳外贸新业态的“金字招牌”,对平台、物流、支付、结算、通关等环节提出新的需求,也对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的结算和融资等基础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对跨境电商业态的深入分析,深圳中行围绕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电商平台、市场采购主体、外综服平台等客群,打造了一套涵盖结算和融资等产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已累计为跨境电商客群提供跨境资金结算服务超过460亿元,正成为深圳“稳外贸”的重要推动力。

 

暖心为民,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事

 

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闪耀在深圳改革发展的时代答卷上。近年来,深圳中行不断优化升级对广大市民的多样化服务,先后推出“鹏城新市民 快乐‘梦享家’”新市民服务体系、“企业家办公室”企业家服务体系,同时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增大资源投入,为深圳市民构建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全面落实“金融为民”暖心工程。深圳中行针对新市民的差异化金融需求,打造“鹏城新市民 快乐‘梦享家’”新市民专属金融服务方案,致力于满足新市民群体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打造深圳全方位“享老”体系。深圳中行积极参与养老三大支柱建设,全力做好线上线下账户开立、资金结算、社保存款、资产托管、社保卡等基本养老金金融服务,面向企事业单位及其员工提供年金咨询、受托管理、账管托管运营服务等一揽子年金管理服务,为广大市民提供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立及相关养老金储蓄、投资产品购买业务。该行还发布“岁悦长情”个人养老服务品牌,对网点开展“适老化”改造,以金融助力深圳打造“智慧+养老”体系。

加强宣教提升公众金融素养水平。做好金融消费者教育不仅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举措。深圳中行积极深入学校、企业、社区,重点针对务工人员、青少年、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群体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今年6月至9月,深圳中行走进龙华区、福田区举办“金融为民”暖心工程宣教活动,就普惠金融、个人征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与非法集资、外汇便利、存款保险等政策知识进行宣讲。

 

评论:再创新路 书写中国特色金融新答卷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需要,事关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

深圳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改革开放以来,外汇调剂中心、深交所、跨境人民币……很多金融政策、金融业务在这里率先破冰并推广至全国。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意味着在新一轮金融创新浪潮中,深圳中行要发扬光大改革开放精神,动员全行干部员工奋起干的劲头、增强干的本领、磨砺干的韧性,持紧跟国家战略和深圳产业发展规划,在“20+8”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提质增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实现金融工作与民生大计的“双向奔赴”。

回望45年奋斗路,风雨无阻向前进;眺望前方奋进路,斗罢艰险又出发。穿行在“历史的三峡”,铺展向辽阔的未来,改革开放的潮流浩荡前进。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深圳的金融特色之路亟待突破边界、锐意创新。深圳中行将赓续改革开放精神,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中秉持敢闯敢试、创新奋进、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精神,继续先行、更好示范,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深圳蓝图早日变成现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