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构建元宇宙,涉及七个方面的主题。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区块链——元宇宙最大化的驱动力。
如今,一些观察者认为区块链是在结构上实现元宇宙的必要条件,而其他人则认为这种说法是荒谬的。区块链是由一个去中心化的“验证者”网络所管理的数据库。如今,大多数数据库都是集中式的,即一条记录被保存在一个数字仓库中,并由一家跟踪信息的公司管理。与集中式数据库不同,区块链记录不存储在单个位置,也不由单方管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记录是由一群可识别的个人或多家公司共同管理的。而区块链“分类账”(ledger)是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达成的共识来维护的。这些计算机中的每一个都在有效地竞争(并获得报酬),通过求解从单个交易中产生的加密方程来验证这个分类账。这种模式的一个优点是“账本”内容很难被篡改。网络越大(即越分散),数据就越不容易被覆盖或引起争议,因为数据处理必须经过去中心化网络中大多数人或大多数公司的同意,而不是由某个人或者某家公司来决定。
去中心化也存在缺点。例如,因为去中心化技术需要很多不同的计算机执行相同的“工作”,所以本质上这样做比使用标准数据库成本更高且会消耗更多能量。同样,许多区块链交易需要几十秒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为网络必须首先达成共识。大多数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库,实际上将尽可能多的“数据”存储在传统数据库中,而不是“在链上”。这就像摩根大通将你的账户余额存储在一个去中心化服务器上,但将你的账户登录信息和银行账户储存在集中式数据库中一样。因此,区块链大部分还是集中式的。
那么,为什么人们仍认为去中心化数据库或服务器架构是未来的趋势呢?因为有了它们,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不用再考虑NFT、加密货币,也不用再担心记录被盗用等问题的发生。重要的是,区块链是可编程的支付渠道。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把它们定位为第一个数字原生支付平台,同时认为PayPal、Venmo、微信支付和其他支付平台不过是传统支付平台的翻版而已。2021年,区块链总交易额超过16万亿美元,是数字支付巨头PayPal、Venmo、Shopify和Stripe交易额总和的5倍多。这一切在没有中央控制、管理合伙人甚至总部的情况下成为可能,而且都是通过独立的贡献者实现的,这无疑是一个奇迹。更重要的是,这些付款过程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支付(不像ACH和电汇),并在几秒至几分钟内完成(不像ACH)。此外,这些交易都不需要用户拥有银行账户,区块链钱包还可以通过编程实现自动借记、贷记、退款等功能。
与主流的区块链不同,许多Dapps只是部分去中心化的。Dapps的创始团队往往持有Dapps的大部分代币(因为他们本来就相信Dapps会成功,他们也有继续持有这些代币的动机),因此可能有能力随意更改Dapps。然而,Dapps的成功取决于它有吸引开发者、网络贡献者、用户,通常还包括出资者的能力。这需要创始团队向外部团体和早期采用者出售或赠送一些代币。为了获得社区的支持,许多Dapps承诺进行所谓的“渐进式去中心化”,它们在设计方面有时会特意与区块链的“去信任”性质保持一致。应用程序越成功,它的控制权通常也就越大。我们可以从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和苹果的iOS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看出这一点。许多技术专家将这一现象视为盈利性技术业务的自然发展,因为它积累了用户、开发人员、数据、收入等,会利用自身不断增长的潜力积极锁定开发人员和用户。大多数区块链的结构设计都是为了阻止这种发展趋势。它们是如何做的呢?这些区块链将有效地维护对Dapps开发人员有价值的东西——它们的代币,而用户则通过在区块链上的记录来保管自己的数据、身份、钱包和资产(比如照片)。简而言之,一个完全基于区块链的Instagram永远不会存储用户的照片,操纵他们的账号,或是管理他们的点赞或社交关系。该项服务不能影响这些数据的使用方式,更不用说控制了。
尽管与区块链相关的交易大部分是由针对加密货币的投资和交易而产生的,而不是由支付产生的,但它也得到了基于加密货币发展源泉的支持。最简单的例子是NFT。开发者和个人用户将把一件物品(比如一张图片)的所有权放在一个区块链上,这一过程称为“造币”(minting),之后就可以对图片的所有权进行管理,就像管理任何加密货币交易一样。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种对于NFT的管理权,或者一种与比特币或美元不同的代币,这种代币是独一无二的,而比特币或美元有很多个,它们彼此是完全可以相互替代的。区块链的支持者认为,这种结构增加了这些虚拟商品的价值,因为它们为购买者提供了一种更真实的“所有权”感。想想那句老话:“现实占有,败一胜九。”(Possession is nine-tenths of the law.)[插图]在中心化服务器模式下,用户永远无法真正拥有虚拟商品的所有权。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只能通过数字记录访问他人的所有物(即服务器)上保存的商品。即使用户把数据从服务器上下载下来,放在自己的硬盘上,这也不够。为什么?因为世界上的其他人需要承认这些数据,并就其使用权达成一致。而区块链通过设计可以做到这一点。这种占有感还会被另一项关键的产权所强化:不受限制的转售权。当用户从某个游戏中购买NFT时,区块链的“去信任”和“无许可”性质意味着游戏开发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阻止NFT的销售。他们甚至没有被特地告知此事,尽管这笔交易被记录在了公共分类账上。由于相关原因,开发者不可能将基于区块链的资产“锁定”到他们的虚拟世界中。
关于NFT,作者认为,根据“去中心化”资产具有“中心化”依赖性这一事实,可以得出两个主要结论。NFT是无用的,伴随它的是欺诈、猜测和误解。在2021年,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未来几年这种情况很可能也不会改变。但这项技术未被发掘的潜力是非凡的,并将随着区块链游戏及其产品实用性的增加和访问量的提高而实现。区块链对于元宇宙而言非常重要。区块链不仅仅为虚拟商品建立了一个共同和独立的注册中心,它们还为虚拟商品互操作性的最大障碍——营收流失,提供了潜在的技术解决方案。
关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作者认为,数字原生“可编程”支付渠道最具颠覆性的应用在于,它们实现更大范围的独立协作和更容易的新项目融资的方式。一些人认为智能合约是有限责任公司或非营利性组织的元宇宙版本。人们可以编写智能合约并立即获得资金,而不需要参与签署文件、执行信用检查、确认付款或分配银行账户权限、聘请律师。更重要的是,智能合约采用去信任的方式持续地管理着组织的许多行政工作,包括所有权的分配、章程投票的计算、收益的分配等。
潜在的区块链革命仍面临许多障碍。昂贵和缓慢,是区块链发展面临的两大障碍。区块链的交易费用仍然过于昂贵且交易过程缓慢。因此,大多数“区块链游戏和应用”仍然主要运行在非区块链数据库上。因此,它们并没有真正去中心化。考虑到大规模实时渲染3D虚拟世界的计算需求,以及它们对超低延迟的需求,一些专家对我们是否能够完全达到去中心化这种目标仍然存疑,更不用说实现元宇宙了。
2021年1月,在公众对元宇宙和NFT的狂热开始前不久,斯威尼在Twitter上说:“区块链是实现开放元宇宙的基础。这是通向最终的长期开放框架的最合理途径,在这个框架中,每个人都可以控制自己的存在,不需要受‘守门人’的限制。”然而“目前的技术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构建出在实时3D模拟场景中维持1亿并发用户所需的60赫兹交易介质的地步”。
当前,区块链这项技术在性能上仍远低于预期,比如,如今基于区块链的Instagram可能会存储几乎所有链外的东西,但每张照片都需要1~2秒的时间来加载。
区块链可能得以实现的最大迹象是在支付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