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晋商网获悉:5月5日晚间,*ST当代(000673)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可能将终止上市。
公告显示,2021年4月29日,因*ST当代2020年度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2年4月30日,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第(三)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ST当代(SZ 000673,收盘价:1.54元)4月30日发布公告称,施亮先生因个人原因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所任公司董事、董事长的职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施亮先生未持有公司股份。2021年1至12月份,*ST当代的营业收入构成为:文化传媒占比100.0%。*ST当代的总经理是王玺锭,男。
*ST当代(000673.SZ)此前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524.02万元,同比下降30.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492.89万元,同比收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2501.2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316元/股。4月30日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1年营业收入约1.75亿元,同比减少1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4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837元。拟不派现、不送红股、不转增。
据世界晋商网了解:当代东方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系1996年11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1996)107127号文批准,1997年1月17日在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由大同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独家发起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2月4日更名为“当代东方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当代东方”,股票代码000673.SZ。公司自2014年正式转型构建传媒产业生态,一直致力于打造成为一家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丰富的整合营销渠道、坚强的资本共享平台,依托于合伙人机制多元化布局的文化产业运营商。前身为大同水泥。2007年,大同国资委旗下大同水泥集团由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大同水泥集团被大同中院裁定破产清算,公司所持旗下上市公司大同水泥1.22亿股股份(58.82%股权)也被拍卖,起初其中1.02亿股被南京美强拍到,然而却因涉及集团职工安置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阻挠,南京美强所拍股权迟迟无法完成过户。
在此背景下,大同市国资委与山西国信集团签订协议,拟由后者通过买壳方式重组大同水泥,但直至2009年5月大同市国资委、山西国信、南京美强仍未就股权转让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山西国信集团决定退出对此次重组。不过好在2010年底厦门“当代系”决定入局重组,受让南京美强所拍29.99%大同水泥股权,并实现大同水泥成功“保壳”,之后上市公司于2013年更名为“当代东方”,主营业务也转型为影视传媒。
当代东方并非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曾经红遍全网的《军师联盟》便是当代东方旗下东阳盟将威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盟将威)的作品。2014年当代东方斥资11亿元收购盟将威100%股权。根据当代东方与盟将威实际控制人徐佳暄等签署的业绩对赌协议,2014—2016年盟将威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亿元、1.35亿元、2亿元。最终,盟将威分别实现净利润1.09 亿元、1.41 亿元、2.11亿元,业绩完成率分别达109%、104%、106%,双方顺利完成对赌协议,这三年当代东方连续盈利。2017年,盟将威出现业绩变脸,比2016年下降51%。2018年,盟将威净利润-4.93亿元,当代东方对其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76亿,当年当代东方净利润亏损16.01亿元。
受这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影视传媒行业整体下行,尤其是线下院线、电影遭受重创。而线上电视剧、综艺、小视频等业务反而抓住时机,迅速发展。外部环境复杂,加之国家监管趋严,倒逼影视传媒公司改革,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影视传媒行业龙头股上半年表现极端分化,华策影视、华录百纳等以电视剧业务为主的影视公司业绩上扬,实现盈利;万达电影、光线传媒等电影业务深受重击,但电视剧业务仍然实现大幅增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