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投资都想获得利益最大化,但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学会及时理清思路,看清事件的本质。
比如你办一家企业,当你垄断市场后,凭借着该企业在市场的垄断地位,可以人为的决定产品的价格。如此一来,前期压低售价主要目的并非是让利消费者,而是打压潜在竞争对手,让他们退出市场。当企业处于市场绝对垄断时,此时上抬产品价格,让消费者预付货款,下压低进货价,赊欠供货商货款,由于消费者在这个垄断市场,没有廉价替代品选择,只能被迫选择接受。于是就会给你这家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如果要改变这个局面,市场会引入足够多的竞争者,垄断企业人为制定价格就会受到市场调节影响,利润也就会下降。
在创投圈能经常听到一句话:“那是一门生意,不是一种模式”。所谓模式,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素:相当的利润率与规模化发展的可能。只有利润没有可复制性,只是一门生意,挣一笔钱很快就结束;有规模但无利润,如微信等社交平台,只能作为一个入口。当生意与入口结合起来,才形成模式。
相较于重资产模式,轻资产的优势在于,集中在关键的增长环节,实现类似中央厨房的形态,只要在一个点上突破,就可以实现快速的复制,形成规模。正因为快速规模化的特性,轻资产模式往往能获得更高的市盈率,估值很高。
重资产的企业的收益率是年均12%,而轻资产的收益率可以高达600%。重资产的门槛很高,需要起步资金1亿元;而轻资产人工型企业的起步资金仅需200万元即可开工
所以,从资本的收益率来看,投资人更应该投资轻资产运营模式。
们要危机感,要有一个理财意识。正如老话说的好“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理财,富人理财,需要投资,以赚取更多的钱,而普通人也需要理财,实现资产的增值,不要让增长的物价吞噬了自己的财产!!!
其次,学习一些简单的理财知识,知道一些理财的途径和方法。比如银行定存;货币资金、各类宝;债券,国债;股票、期货;P2P网贷;银行理财产品等。
但是我想说的是,通货膨胀还没有发生呢,而且也不一定发生。如果说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并没有使世界经济出现回暖,而是疫情对经济冲击越发严重,经济不断出现下滑。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可能发生的不是通胀,而是通货紧缩,类似1929年的大萧条时期。
虽然现在看来发生大萧条的概率在变小,人们对经济的预期在变好,信心再提振,但这种可能性还不能完全排除。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在美国。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四月底的就业数据。如果永久性失业比例已经非常高了,那么美国的经济出现新一轮冲击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到时候是通胀还是萧条还很难说。
再比如说P2P,P2P是人与人、人与企业的借款,同样是借款,为什么利率有高有低?为什么他们放着银行低息不去借,而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背后是信用问题,还是没有足够的抵押物,还是只是发假标吸引你投资的手段呢?
如果一家企业找人借款,一家机构给出的借贷年利率是4.9%,一家机构给出的借贷年利率是15%,如果你是这家企业的决策人,你会选择4.9%的借贷利率还是15%的借贷利率?
如果你选择4.9%的借贷年利率,那么给出15%借贷年利率的那些机构,又会把钱借给哪些企业呢?
是信用不好,在银行贷不了款的,还是在银行信用额度不足,已经不能借到钱的?再者,一些出口加工企业毛利率只有9~10%,你觉得他们能长期负担借贷年利率15%的融资成本,拿着这些借来的钱去投资扩大再生产吗?
我认为现在600万全部投资到股票,黄金等风险还是挺大的。现在还是必须要持有一定的现金。如果真的发生大萧条了,这是保证自己生活质量不下降的资本。虽然我们谁都不想,但是也必须应对这种可能性。
如果发生大萧条,所有的资产价格都要下跌,现金反而成了最保值的资产。所以我认为。600万中至少300万目前要持有现金,换成国债和大额存单。剩下的300万可以分多次投资到黄金、白银、石油和指数基金当中。分多次的意思是把子弹要分开打,用三年时间把剩下的300万投资完,而不是一下都投完。至于各类资产的比例要看你对那项资产市场的熟悉程度和把握程度,反握比较大的就投资多一点。把握小的就少投资一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