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光标中报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同比去年同期大赚33倍,但是去年年报却是巨亏21亿,为何波动能够如此之大?
接下来我们细致的讲解一下这家公司: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据全球权威咨询机构 PRovoke 发布 2022 全球排名,蓝色光标位列全球营销控股集团第 8 名,依然是仅有的一家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是:
1、全案推广服务、全案广告,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数字广告投放及有效提升客户 的获客能力。有点像中间商。
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出海广告投放。
客户涵盖游戏、汽车、互联网及应用、电子商务、高科技产品、消费品、 房地产以及金融等八大行业,150 多个行业的领先品牌及世界 500 强企业。游戏和电商行业占据了大头。
2、布局元宇宙相关业务,围绕元宇宙基于“人(苏小妹、K、 吾音)、货(MEME数字藏品平台)、场(BLUEBOX xR Studios、虚拟拍摄影棚、 蓝宇宙虚拟空间)”全面布局虚拟现实、WEB 3.0以及AIGC三大业务板块。
公司股票大幅变动也是搭上了ai的东风,2023年,公司提出“All in AI”,全方位拥抱 AIGC,CEO表示毫不犹豫,不惜代价,举全集团之所能之所有,借人工智能的颠覆浪潮,全力推让蓝色光标成为智能营销时代的领军企业。
公司有多年营销经验沉淀数据和庞大的客户群体,也比较重视研发,为ai业务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目前蓝标已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在境内也积极地与百度、阿里、字节等合作,成为百度文心一言的首批生态合作伙伴。
公司23年一季报1.49亿,同比增加355%,中报净利润2.85亿,更是同比增加33倍,而22年年报净利润亏损21亿,降幅达到516%。
为什么变动如此之大?
22年虽然疫情影响,营收只降低了-8%,净利润大幅下跌是因为商誉大幅减值。
虽然公司去年对商誉也进行了大比例的减值,但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的商誉仍高达17.56亿元,占净资产比重23.68%,在未来不排除继续存在减值的情况,届时公司的业绩或将再次出现亏损情况。
为什么蓝光标商誉占比这么高,还要从公司的发展史说起,蓝色光标是出了名的并购狂魔。
2014年,蓝色光标共完成了31次并购;2015年,蓝色光标又完成了10余起并购;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2015年,该公司就完成了50余项并购交易。
终于2015 年以后,公司放缓收购步伐,深入向数据科技公司方向转型。
那么商誉到底是什么呢?
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具体表现为在企业合并中购买企业支付的买价超过被购买企业净资产的部分。
比如说上市公司花20亿购买了一个账面净资产只有5亿的公司,那么就会形成15亿的商誉。
收购轻资产的企业会溢价较多,比如广告、游戏、传媒公司。这些公司的主要资产是公司的IP和人员,没有实打实的资产,所以账面净资产一般会比较低。
蓝色光标就是典型的轻资产,所以在不停的收购中产生了形成了大量的商誉资产,在收购的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就会商誉减值。
公司上市以后净利润也是大起大落,一方面是由于收购产生了巨额支出,另一方面在于被收购公司业绩不如预期,而产生的资产减值。
而且不断并购导致整体毛利率逐年下降。蓝色光标毛利率已从2010年的52.77%一路降至2023年的4.61%。
虽然今年公司业绩比较好,但是应收账款也是大幅增长,高达88.67亿元,较年初增加15.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9.91亿元。目前已经超过公司的净资产金额。
蓝色光标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仅为5%。
2月27日,蓝色光标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拉卡拉计划减持不超过4975万股股份,即总股本的2%。也就是说,尽管持股比例只有5.78%,但还是计划大比例减持。
跟2020年底相比,蓝色光标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由39.09%降至了24.71%。
AI确实是一次时代的大机遇,蓝色光标也是全面拥抱,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发展路子也是比较野的,大机会下面也有不小的风险,还是要好好权衡。
关注我,分享更多公司的机会与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