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氟化氢行业准入条件(产能规模持续扩张 制冷剂领域需求旺盛)

、概述

我国无水氟化氢行业约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主要为满足国防工业需求,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生产效率较低。国内企业通过不断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逐渐完善上下游领域,形成了成熟的无水氟化氢产业链,为我国氟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无水氟化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无水氟化氢是氟化工产业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上普遍通过电解液态无水氟化氢混合物为众多氟化物的制备提供原材料氟气或直接以无水氟化氢为原料提供氟源,因此无水氟化氢供应的稳定性对于整个氟化工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工业采用萤石精粉与硫酸混合的方法制备无水氟化氢。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2年,全球萤石总储量为2.6亿吨(折合氟化钙量),我国占比18.85%,排名第二位,国内无水氟化氢行业上游供应链稳定。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

2、我国无水氟化氢市场规模及生产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无水氟化氢行业产能从225万吨增长至287万吨,产量由164万吨/年增长至180万吨/年。同时,为促进我国无水氟化氢产能的有序建设,工信部先后发布《氟化氢行业准入条件》和《氟化氢生产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以限制无水氟化氢产能的无序扩张。而2019年,国家发改委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将除下游深加工产品配套自用、电子级及湿法磷酸配套用以外的新建氟化氢产能列为限制类,因此近年来国内无水氟化氢产能增速相对平稳,且配套自用产能占比越来越高。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

长期来看,我国无水氟化氢行业产能将持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国内无水氟化氢拟在建产能约240万吨/年,有扩产计划的企业数量在40家左右。从工艺路线来看,萤石-硫酸法仍是主流工艺,拟在建产能约200万吨/年,占比超过85%。从产能规模来看,大多数拟在建项目的无水氟化氢产能在4-8万吨/年之间,产能规模在3万吨/年及以下的主要是磷肥伴生氟资源利用项目。

截至2023年3月部分无水氟化氢拟在建项目

建设单位

产能

地点

计划投产时间

路线

内蒙古金鄂博氟化工

18

内蒙古

-

萤石-硫酸法

12

内蒙古

2023年

萤石-硫酸法

联创股份

12

内蒙古

-

萤石-硫酸法

内蒙古金氟新材料

10

内蒙古

2025年

萤石-硫酸法

内蒙古明岳新材料

7

内蒙古

2023年

萤石-硫酸法

江西理文

5

江西

-

萤石-硫酸法

邵武永和

5

福建

-

萤石-硫酸法

中欣氟材高宝科技

3

福建

-

萤石-硫酸法

三美股份

5.9

浙江

-

萤石-硫酸法

三宁化工

3

湖北

-

萤石-硫酸法

新洋丰

3

湖北

-

氟硅酸法

云图控股

2

湖北

-

氟硅酸法

东方盛虹

2

湖北

2025年

氟硅酸法

瓮福云天化

1

云南

-

氟硅酸法

川恒股份

3

广西

2023年

氟硅酸法

川发龙蟒

1.5

四川

-

氟硅酸法

甘肃瓮福

3

甘肃

2023年

氟硅酸法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

3、无水氟化氢行业进出口分析

我国无水氟化氢行业已经完成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产业化发展阶段。目前,除满足国内需求外,我国每年将出口部分无水氟化氢产品至海外市场。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每年无水氟化氢净出口量均在20万吨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

4、无水氟化氢应用领域情况

无水氟化氢主要用途是作为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精细化工、无机氟等各类氟化物的原材料,其中制冷剂是需求量最大的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制冷剂领域无水氟化氢需求量占总需求比例达到50.00%。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

在制冷剂领域,目前二代制冷剂2025年供应量将削减67.5%,三代制冷剂产能扩张也已经进入尾声阶段。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规定,三代制冷剂将以2020至2022年使用量作为“基线”,2024年以后供给总量只减不增,未来R134A供应或将持续趋紧。长期来看,随着三代制冷剂配额尘埃落定,二代制冷剂配额进一步缩减,制冷剂行业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2024年可能产生较大的缺口。

2021-2025年我国制冷剂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类别

2021年

2022年E

2023年E

2024年E

2025年E

三代制冷剂产能

三代制冷剂总产能(万吨)

122.4

131.5

131.5

131.5

131.5

R32产能(万吨)

48.5

54.8

54.8

54.8

54.8

R125产能(万吨)

36.4

37.7

37.7

37.7

37.7

R134a产能(万吨)

35.5

37.0

37.0

37.0

37.0

其他(万吨)

2.0

2.0

2.0

2.0

2.0

三代制冷剂产量

三代制冷剂总产量(万吨)

56.2

56.2

54.7

53.2

53.2

R32产量(万吨)

24.4

24.4

23.9

22.7

22.7

R125产量(万吨)

15.1

15.1

14.6

14.2

14.2

R134a产量(万吨)

15.7

15.7

15.2

15.3

15.3

其他(万吨)

1.0

1.0

1.0

1.0

1.0

出口量

三代制冷剂出口量(万吨)

20.0

20.0

20.0

20.0

20.0

三代内供量

三代制冷剂内用供应量(万吨)

36.2

36.2

34.7

33.2

33.2

二代内供量

二代制冷剂内用生产配额(万吨)

17.4

17.4

13.8

10.9

8.7

制冷剂国内总供给量(万吨)

53.6

53.6

53.6

44.1

4.9

制冷剂国内总需求量(万吨)

39.8

42.4

45.0

47.1

50.1

制冷剂供需差值(万吨)

13.8

11.2

3.5

-3.0

-8.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