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福利院和孤儿院的区别(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个不幸的故事)

你去过儿童福利院吗?如果没有,建议你去一次,如果去过,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些失去至亲依靠的孩子们吧。

社会福利院与儿童福利院

我的姐姐在儿童福利院工作,也正因如此,我才有机会想去了解那里。在此跟大家区分一个小的概念,福利院分为儿童福利院和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接收的是18岁以下的孤儿与弃婴,18岁以上,就会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或工作或转送至社会福利院。不过,有工作能力并且能正常独立工作于社会的孤儿都是少数且幸运的。

你脑中福利院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我第一次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手提着两大包零食奔向儿童福利院是在自己大一的时候,在此之前,我对福利院的了解只停留在电视剧中或新闻里。当时的我脑子里幻想着自己跟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打闹嬉戏分享零食的画面,但当我踏进“儿童部”大门的那一刻(我们这边的福利院把孩子按照年龄和性别分为婴幼部、男童部、女童部和儿童部),看到眼前端坐在一排排凳子上的孩子们突然涌向我哄抢零食的那一刻,我愣住了,时隔多年,我仍记得那一瞬间的感受:我被吓到了。不是因为他们对我手中零食的一哄而上,而是眼前的那二十多个孩子,几乎没有看上去正常的。他们或面部受损,或肢体残疾,或智力迟缓,眼盲的、唐氏综合征的、自闭症的...他们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花一般可爱的孩子的面容,而是略带扭曲的。不过很快我便开始融入他们,并且为自己“以貌取人”的心态而感到愧疚,特别是了解了他们的一些基本情况后。

每一个孤儿都是折翼的天使,误入了人间

幸福的孩子都一样 ,不幸的孩子千万种

这些孩子中,大部分是身患先天性疾病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而遭到至亲的遗弃。比如婴儿组的小孩子们,很多都是脑瘫患儿。还有一种孩子我不得不提,就是两性畸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阴阳人”,这类孩子竟不在少数,推测都是附近的村民为了生男孩而私下吃一些江湖郎中的药品导致的。时至今日我还能听到周围有同事谈起怀孕后某地方的某个神医可以妙手回春,调男调女...对此我真的很无语,拿自己和孩子的一生去冒险,你们对自己的运气是多有信心?还有一些孩子是父母作奸犯科锒铛入狱,无人看管而被暂时送入福利院收养的...总之,幸福的孩子都一样,不幸的孩子千万种。在这里,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个不幸的故事。

有的年龄还小,给他一块糖就能让他开心灿烂,有的已经开始懂事,或自卑或自闭,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渴望被关爱,那种独一份的特殊的关爱,这是城市里任何一个我们常见的孩子唾手可得的,然而于他们而言,却求之不得。我记得有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患有尿毒症,他一直拉着我重复着说:“阿姨我跟他们不一样,我的爸爸会来接我的。”他的眼神里充满着得意,也充满着希望。遗憾的是他的父亲最终也没有来接走他,把他领走的是一对美国的夫妇。儿童福利院常有外国的夫妇来申请领养患有疾病的孩子,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很敬佩这些人的。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领养孩子都是为自己着想,比如身体要健康,比如不能超过三岁,不然孩子懂事了养不熟等等。在这一点上,我们确实不如发达国家的这些人仗义。当然也有如今已经成家立业的孩子,当年有一个女孩儿,就在儿童福利院长大成人,后来福利院送她去学了烘焙技术,协助她开了一个蛋糕店,她也在福利院这个“娘家”出嫁。这算是比较幸运的孩子了。

那种独一份的特殊关爱是福利院里每个孩子渴望却不可得的

院墙里的欢乐,无奈又无辜

当年我了解过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孩子都已经长大了,他们的故事有悲有喜,他们成长的过程有欢乐,但更多的是枯燥是乏味是孤独,是迫不得已的独立,是福利院那几面怎么也翻不过去的高高的院墙......愿这世上不再有无辜的孩子被遗弃,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权力,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又被动地被至亲遗弃,他们没有任何的过错却要用一生去承担别人犯下的错,可悲的是他们,更是我们自私的人性。 #青云导师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