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曾因为出现大雾天气被紧急封锁海域,轮船禁止通行。
雾的形成原理之一
这个举措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要渡过琼州海峡只能坐轮船,如今一封锁,这块区域便成了“围城”,非常影响人们的交通出行。
为何不在琼州海峡修建跨海大桥或者是海底隧道呢?这难道不是解决出行问题的终极之道吗?其实并没有大家想得简单。
困难的出行
人们想开着汽车去海南,有专门的渡海轮船,汽车开到轮船上,跟着轮船一起到海南的港口。
也有运送物资的火车,来到港口一节一节地送到轮船上运过去。
这样的交通方式非常不便,而且耗费时间,有的时候还要看天气,人们对此怨声载道。
琼州海峡位置
关键是,海南处于热带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的时候大雾天气特别多,雾气浓厚,直到下午才能散去,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范围。
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坐飞机,但这对于短距离出行的人们来说,性价比极低。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修建一座跨海大桥,或者是海底隧道。
不过关于大桥和隧道的修建有三个难点:技术条件、资金来源、地理环境。
技术难题
修建一座跨海大桥需要众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难度不亚于修建一座大型水电站。
琼州海峡两岸位置距离
可我们连55公里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都修过,而琼州海峡的最短距离不过19.4公里,为什么不能修?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港珠澳大桥的修建环境,和琼州海峡是完全不同的。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能够在港珠澳大桥上学到一些经验,但是更多的东西还需要专家去摸索。
在此情况下,就需要一个长远的考虑。
比如,应该选取怎样的材质才能使大桥屹立长久?怎样的路线才是最优选择等等,都需要专家煞费苦心地钻研良久。
当初在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时候,从前期的意见提出到正式施工,足足用了26年的时间。
港珠澳大桥工程一览
从动工到正式使用又花了11年,可见要进行跨海项目,需要多么长久的筹备和修建,
不管是在琼州海峡修大桥还是修海底隧道,都只是时间问题,只要大家耐心等待,就一定会有的。
目前不修建的原因在于前期准备工作还未完成。
地理环境
首先是水深的问题,别看海南岛距离陆地近,但是琼州海峡却深得吓人。
平均水深都达到了44米,最大深度为114米。
琼州海峡
想要在这样深的一处海域当中修建跨海大桥,所需的原材料肯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并且还要考虑海域的生物因素、海水侵蚀作用等等,增加了建造桥梁的难度。
如果想要修建海底隧道,对我国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目前,我国的海底隧道修建技术还并不成熟,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
此外,琼州海峡存在海沟,不论是海底隧道还是跨海大桥,这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海沟的形成原理
其次,海峡底部的地形复杂,崎岖不平,导致水的深浅不一。
复杂的海底地形为大桥的修建带来了难度,而深浅不一的海水,导致海底压强存在偏差,这对于海底隧道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最后,海南岛的气候多变,琼州海峡经常出现大风大浪,即使修建了跨海大桥,估计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而且,琼州海峡的大雾天气很多,遇到大雾天气,汽车不可能在大桥上通行。
琼州海峡最窄不足20公里
因此,跨海大桥并不是琼州海峡最好的选择,也许可以试试海底隧道。
但这也有个问题,那就是海南岛属于我国地震活动带之一,距离亚太板块交界处并不远,地震活动频繁,小震多发。
海南美景
如果修建海底隧道,也要考虑到地质活动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
资金问题
海南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那样高,如果要修建跨海大桥或者海底隧道,大头的钱需要国家财政补贴,中头则是广东省出,海南当地尽量补足投资。
修建一条跨海大桥需要多少钱呢?我们来看看港珠澳大桥花了多少。
港珠澳大桥
其总工程项目投资为1269亿人民币,要知道,世界级工程三峡大坝的造价也不过2500亿人民币。
我们保守估计,在琼州海峡修建一条跨海大桥,少说也要1000亿人民币。
至于海底隧道的造价,则更加昂贵。
中国正在规划的烟大海底隧道全长预计超过100公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总投资成本在2000亿~3000亿元之间浮动。
王梦恕院士
当然,工程的投资是一方面,如何将这些成本收回又是一方面,毕竟这不是慈善工程。
考虑到通行费、旅游开发、资源运输等效能,在琼州海峡修建跨海工程的成本回收周期可能较长。
这也给前期的资金筹备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跨海工程
虽然在修建跨海工程上,面临着诸多的难题,但是我国的仍旧在其中寻求某种解决的办法。
1994年,广东省和海南联合展开了琼州海峡的研究工程,从各方面来考虑跨海工程的可行性。
其实,早在1974年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就明确指出,一定要在琼州海峡修建跨海工程,加紧两地人民的来往。
琼州海峡跨海方案部署
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跨海工程的工作迟滞。
2009年,广东和海南的交通部门进行了会谈,双方商议在可行性、科学性的原则下,展开跨海工程的调查工作。
广东省为了表明自己修建跨海项目的决心,先后拿出8000万人民币用于地质勘察,并且聘请知名设计师进行了方案设计。
琼州海峡地质分析图
2014年,广东省发布了相关规划目标,并在文件当中指出,这项跨海工程的成本大约为1400亿人民币。
对此,设计师选定了10条通道,经过反复对比,提出了6种跨海方案,后又筛选掉了2个方案。
其中,位于东线的方案由于在地震带上,而且水底地形复杂,被设计师舍弃。
方案主要集中在中线和西线上,中线路程较短,路线顺直是理想的通行场所,西线水底平坦,难度低,适合建造桥梁,但是由于靠近国家保护级珊瑚礁群,可能对其造成破坏。
有关建造隧道还是桥梁的说法也在讨论当中,其中有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隧道桥梁结合的方式。
跨海隧道构想
可以说,为了修建琼州海峡的跨海工程,设计师们是煞费苦心,完善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经过权衡利弊,才最终拟定在4个方案当中。
据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已经选出了最终的两个方案,正在角逐备用方案和主要方案。
而2021年国家下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也在督促琼州海峡工程的建造,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开车去海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