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TMT板块的火热使得一众主题基金净值大涨,这两天又有了一些波动调整。不过,正所谓盈亏同源,今年反弹在前的不少基金却也是在2022年跌幅极深的,波动极大,对于投资者而言体验也不是很好。
那么,有没有科技主题基金是虽历经市场波折,但业绩表现仍在同类前列的呢?
不知道有没有人关注到这只,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A类004616,C类005763)。
该基金偏TMT(指通信、传媒、互联网)主题。
翻阅其成立至今的定期报告,能够十分清晰地看到其在TMT行业的长期布局,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四大行业,投资方向稳定不漂移。
2017年7月7日成立至今,TMT行业经历了风风雨雨,更是在2016年后没有系统性的行情(除了期间的半导体板块),但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业绩很能抗打。
相较于业绩比较基准,年年跑赢。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业绩比较基准是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收益率×65%+恒生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15%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到202.38%,是同期涨幅只有6.77%的业绩比较基准的近30倍。(业绩已经托管行审核,截至2023/3/31)
注:图片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2/12/31
近半年、近一年、近三年、成立以来收益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其中近一年、近三年分别排名同类第一(1/20)、第三(3/15)。(注:业绩数据已经托管行复核,排名数据来自银河证券,同类基金指TMT与信息技术行业股票型基金,截至2023/3/31)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业绩比较基准是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收益率×65%+恒生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15%
为什么业绩这么能打?
常言道,投资是一场长跑,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更是一场接力长跑。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历经多位基金经理,能够在诡异多变的市场中保持持续向上与每一位管理者息息相关,这背后更显中欧基金人才团队搭建的得当,能够持续输出投资能手。
当前掌舵中欧电子信息产业的是刘金辉,一位由中欧基金内部培养出来、专耕TMT领域8年、管理基金近3年的基金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清华硕士科班出身的他经历过完整4G周期,具备完整的科技产业思维,核心跟踪TMT领域超200家上市公司,覆盖计算机应用、半导体、电子制造等多个细分行业。
由于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是一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刘金辉自2020年8月管理以来,该基金一直保持高仓位,多数时间比重在90%以上,只有在2022Q2比重降低到82.44%。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上述根据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过往定期报告已披露持仓得出,仅代表特定时点配置情况,仅用作举例说明,不预示现在及未来具体操作
彼时A股可谓是至暗时刻,沪指跌破2900点(数据来自wind),在季报中刘金辉坦言,
“今年二季度确实是很艰难的一个季度,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我们反思下认为,是研究不够细致,对俄乌、国内疫情的影响判断不充分,低估市场对不确定性的反应。
二季度基金表现不及预期,让我们深刻反思,意识到诸多不足,我们也会更加努力。大方向是延续之前的思路,但针对已有持仓我们会更细致研究和反思。”
在市场进行修复后,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不断收复净值失地,今年以来在信创板块本轮行情中积极配置体现了出色的进攻能力,净值频创新高。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主要投资于电子信息产业相关行业股票,产品历史平均占比最多的前三大行业为电子、计算机和通信,刘金辉会在细分景气行业中进行适度切换。
2020年因新能源领域的需求旺盛,功率半导体随即步入量价齐升的景气周期,他布局功率半导体方向;
2021年上半年,聚焦芯片设计及半导体设备方向,精准把握半导体国产替代的行情;
2022年Q3,看好信创标的,如云计算、自主可控领域;
2022Q4在重仓计算机的基础上,继续减持电子,新增传媒。
今年传媒迎来久违的大涨,刘金辉的前瞻性布局为组合提供了正贡献。
注:上述根据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过往定期报告已披露持仓得出,仅代表特定时点配置情况,仅用作举例说明,不预示现在及未来具体操作
TMT细分行业众多,存在很多未被市场充分认知的机会。刘金辉会深度挖掘行业之下的二级、三级子行业进行分散性配置。
主要从两个维度筛选相关子行业:
1、收入端能否相对稳定增长
一方面需要考虑所处市场空间是否够大,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客户需求的迫切性和付费能力。但就收入端而言,绝大多数行业无法脱离宏观环境,所以预期区别并不大。
2、盈利能力、毛利率是否有改善的可能性
对于软件这种行业,可以考虑人力成本错配所带来的收入成本剪刀差,对于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软件行业,毛利率就会很高。
个股选择方面,刘金辉具有较强的个股挖掘能力。
金山办公、恒生电子于2022Q2进入前十大重仓股,连续两个季度增持,到2022Q4分别成为第一大重仓股、第二大重仓股。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上述根据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过往定期报告已披露持仓得出,仅代表特定时点配置情况,仅用作举例说明,不预示现在及未来具体操作
由于TMT行业个股众多,有1000多个公司,如果依靠自下而上选股,在精力和能力上都是受限的。
因此,刘金辉的选股框架是先比较宏观行业、分析微观财务报表,构建一个股票池,然后在这个池子里的选择子行业。
个股选择平衡长期成长空间与短期基本面韧性,重视公司估值和盈利的匹配程度。
他持股相对分散,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多在60%以下。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上述根据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过往定期报告已披露持仓得出,仅代表特定时点配置情况,仅用作举例说明,不预示现在及未来具体操作
出色的业绩,使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赢得机构关注。
2022年报显示,机构持有份额是1.36亿份,相较2020年中报的0.90亿份,增长了0.46亿份。中欧基金内部员工持有份额也增长了178万份。(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可谓是机构和基金公司内部员工都爱。
对于2023年,刘金辉在刚发布不久的年报中写到,
“今年国内经济恢复趋势明确,但如果没有大幅的刺激,弱复苏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海外欧美经济情况较为复杂,我们将保持跟踪,并及时做出修正。
投资方向上,主要看好以下两个部分。一是科技自强可控对软件行业的影响较大,相应会带来不少行业中IT机会,重点考虑甲方购买能力强的子行业。二是我们仍然认为云计算是TMT里面最好的方向之一,既有客观的技术迭代,更重要的是重塑了软件行业的商业模式。
除个别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子行业外,多数TMT子行业今年的复苏幅度并不明朗。不过,好的一点是TMT绝大多数公司从2020年7月份以来已经跌了2年多,跌幅较大,市场对于很多公司的覆盖度不足,所以这里面可能会有少数公司有较大的基本面预期差。此外,大多数公司股价处于低位,对边际事件敏感,换言之,主题机会可能不少,但这类机会的参与难度也较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