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创业板是什么意思(创新”思维“三创四新”企业最受青睐)

此次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科创板注册制有很多借鉴,但对于企业的选择,还是有很多区别的,科创板明确重点接纳六大行业领域,而创业板的范围更宽泛,负面清单外的行业,只要符合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定位,就可以申报。”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更看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领域的公司在创业板的首发契机。

潘向东介绍,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既有接纳大型成熟企业的主板市场,又有接纳中小微企业的新三板,创业板的目的是弥补资本市场体系中间层次的缺失,定位是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因此创业板注册制对于一些业务、技术在细分行业排名靠前,企业规模不大的公司来说,是最为适合的,比如节能环保公司或者是现代服务业公司,他们并不符合科创板定位,却也是新业态、新技术的代表,就适合创业板上市。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创业板注册制的推行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新的上市渠道,能够最先闯关创业板的,应该是高新技术和战略性产业企业,比如芯片、5G、新能源这些硬科技的公司,诸如移动互联网、文化娱乐以及与传统产业改造相关的技术型和服务型公司,他们的科技属性虽然并不明显,但却在各自领域实现了商业模式创新,也同样符合创业板的定位。

杨德龙认为,科创板突出的是技术路线,更欢迎技术研发需要得到支持的初创企业,而创业板突出的是创新路线,一些拥有新业态、新模式的公司业务相对成熟,急需资金扩大发展,会更加受创业板青睐。

创业板的行业定位也具体归纳为“三创四新”,即企业符合“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或者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创业板在科创板基础上,扩大注册制试点范围,明确支持和鼓励创业、创新企业申报,但并不代表创业板的规模会加速扩容,按注册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全面、完整、准确地披露信息,并且把信息披露作为市场监管、投资者保护的重点,因此扩容节奏不会很快。

桂浩明说:“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必将对申报企业的业务模式、核心技术、研发优势等情况予以重点关注,虽然新证券法出台和注册制推行,为新股的常态化发行提供了条件,但并不代表会对扩容的速度带来直接影响,尤其申报企业是否能够做到‘三创四新’,才是登陆创业板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