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天弘基金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指数基金投资者行为洞察报告》,总结了指数基金投资行为常见的五大误区。
具体是哪五大误区呢?
第一:追涨杀跌
这个误区估计是很多人经常会犯的的一个误区,就是追涨杀跌。
涨的时候开始大量杀入市场,也就是跑步进场。
总想着鱼尾没有吃到,那就吃个鱼尾吧!
但市场是反复无常的,可能到最后你连鱼尾都吃不到。
然后开始杀跌,觉得跌太多了,受不了了,所以还是杀跌算了。
追涨杀跌是很多人喜欢犯的一个错误,如果你没及时止住追涨杀跌,后续赚钱是非常难得。
第二:频繁操作
很多人喜欢把基金当做股票抄,觉得基金应该像股票那样动起来。
实际上你就错了,基金不是股票。
基金不能像股票一样,今天买了明天就卖出。
这样即便是赚钱了,可能都还要亏了手续费。
基金应该拿长线要有长线思维,才能赚到钱。
至少这样可以省下来不少手续费。
频繁操作,一进一出手续费确实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
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你的基金基本就是再为手续费打工了。
所以说:不要频繁操作,容易浪费时间。
第三:深度割肉
基金跌了30%能够受得了吗?很多人确实受不了,甚至有的时候基金换了基金经理,很多人都开始不乐意了。
一门心思想到的就是如何割肉算了,割了这只那下一只呢?甚至下下一只呢?
你总是割肉总是割肉,那基本没啥盈利。
亏多了想到最多的就是割肉,总觉得割肉了就能够赚到钱。
深度割肉也是不可取的行为,最好还是不要割肉。
我们需要分析原因,然后真正找到对症的办法。
比如通过定投来慢慢拉底成本让基金成本变低。
然后有耐心的等待基金回暖以后再卖出。
第四:过早止盈
过早止盈也是我们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有些人说我止损能够扛得住但是止盈却扛不住了。
每次只要有盈利我就会迫不及待的想着止盈算了了。
这个误区是不是经常有的一个误区呢?我觉得应该是经常有的一个误区。
包括怡心自己也是有了盈利就想着先止盈算了,避免等下又开始回吐了。
但往往可能有了盈利以后又会开始有很多的盈利,然后后面还会有一些盈利。
这样我们基本就错失了大肉,所以整体来看这个也是非常不可取的。
不要过早止盈,要给自己定下目标,至少盈利多少点才止盈。
比如盈利10%以后开始止盈或者盈利20%以后开始止盈,这样可能会更加好一点,不会盲目就止盈了。
第五:持仓单一
很多人的持仓比较单一,至少他们从来都不买债券基金。
因为他们觉得债券基金涨跌幅度比较小,买的债券基金没啥意义。
可能就是只买了新能源基金或者是白酒基金。
持仓太多于单一也不好,单一的持仓容易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大涨还好,还能有不错的盈利,如果大跌仓位比较重,可能你就扛不住了。
所以持仓也不能太单一,最后导致严重亏损。
俗话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买基金想养成好习惯,避免误区,然后运用好技巧才能真正赚到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