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层次是业务模式,第四个层次是业务策略,今天重点讲一讲它们。
什么是业务模式呢?
业务模式是企业中业务功能的行为结构,也就是企业用什么方式实现销售、生产、采购、研发、产品交付和售后服务这些业务功能,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等这些不属于价值链构成部分的业务功能。
运营模式和业务模式是什么关系呢?
运营模式是业务模式(价值链部分)的组合,业务模式是运营模式分解细化的结果。
相同行业的企业价值链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现实中他们相互之间有很大差异,有时甚至是天差地别?
因为他们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了各种业务功能的不同特性中,这种特性需要从业务模式中才能体会到。
企业的业务模式因为业务功能众多而存在很多组合,是充满变化的,我们没有办法像商业模式那样穷举有多少种类型,不过可以参看典型的业务模式。
例如,营销模式有规模化营销、体验式营销、关系营销、连锁、一对一营销。生产模式有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单件定制生产、批量定制生产等等。
什么是业务策略呢?
业务模式再向下分解就是业务策略,也就是业务模式中某一个功能更加细节的实现方式。
如上图所示,生产模式有多种,在各种生产模式之下还有具体的生产计划策略、生产组织策略、生产控制策略、生产保障策略等。
管理的复杂性和智慧表现在这些模式与策略中。
休息一下,下面让我们看一个业务策略的实例:
上图是两种不同的生产计划业务策略。
图a部分
- 生产总计划员基于订单运算平衡制订主计划,然后把主计划分推送给型号计划员;
- 型号计划员分别处理不同型号产品的计划任务,形成型号计划并将其推送到生产中心;
- 生产中心计划员接收不同型号计划员给的任务指令,进行二次平衡然后排产,组织完成生产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涉及生产管理部和生产中心的两级平衡,中间有一层调度员,调度员随时在生产管理部和生产中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适用于那些各车间都进行装配但生产不同产品的情况。
图b部分
- 生产总计划员基于订单运算平衡制订主计划,然后将主计划推送给零部件计划员和型号计划员;
- 型号计划员将主计划分解成装试计划和零部件计划,再把装试计划和零部件计划分别推送给装试中心计划员和零部件计划员;
- 零部件计划员根据主计划和零部件计划,分车间制定生产计划和指令,推送给零部件生产中心;
- 零部件生产中心根据生产管理部给出的计划和指令排产并组织生产。
图b与图a差异在于,零部件计划是由主计划拉动的,只在生产管理部做一次计划平衡,然后把指令直接下达到车间,不需要二次平衡。
适用于整个企业制造都向装试中心交付,再由装试中心完成整体装配,最后向客户交付的情况。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在生产模式相同的背景下,生产计划策略是不同的。如果不面对一个具体的企业,多数时候我们很难说策略的优劣,需要看应用场景。
小结:
从企业运营模式到业务模式,再到业务策略是一个逐层细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应该是相互匹配的,同时也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协调的运营状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