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生产规模是指什么(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

投资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收入差距的变动引起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

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对生产规模做出调整从而引起社会投资的变动,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

 

一、通过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一定范围内的收入差距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过大的收入差距则可能引起消费不足。

 

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的作用下,消费需求的变动会带来生产规模的调整,引起投资需求的变化从而作用于经济增长。

如果消费需求增加会引起生产供给增加,投资需求扩大,从而直接扩大社会再生产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消费不足将造成生产供给减少,投资需求萎缩,从而一定程度上缩减社会再生产规模,制约经济增长。

 

具体来看,在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助于增加社会消费需求,旺盛的消费需求推动产品市场上形成供不应求的状态,引起商品价格上升。

企业由于在产品供给中获得了更多的利润而增加产品供给并进一步增强投资意愿,使得社会投资规模扩大。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若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甚至恶化,社会总体消费需求将逐步降低。

产品市场由于消费需求疲软而形成供过于求的状态,引起商品价格下降。

企业由于获利减少而缩减生产规模并降低投资意愿,引起投资需求下降,从而阻碍经济增长。

 

同时,投资需求的增加是扩大社会再生产的源泉,有利于提供充足的产品供给,同时改善供给结构,满足消费市场需求。

而消费需求扩大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引起企业生产规模增加。

从而扩大投资需求,两者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是扩内需、稳运行、完善国内大循环体系的重要一环。

根据以上分析,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投资影响经济增长,一定范围内的收入差距有助于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社会投资而促进经济增长。

过大的收入差距则会造成生产规模的减小、缩减社会投资而阻碍经济增长。

 

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一国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收入差距的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消费需求。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品市场的供给结构将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产业结构也会贴合消费结构进行调整,引起产业结构升级或产业结构“低端锁定”,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在社会发展初期,收入差距的增加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

随着社会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消费者将更为关注商品及服务的种类与质量,从低层次消费转向较高层次的消费,实现消费升级。

伴随消费升级,消费者对高层次消费品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对低层次消费品的消费需求逐渐下降。

两类商品的需求规模及相对价格均发生变动。

在供求机制及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者将在供给层面调整生产规模与生产结构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

从而引起不同产业间和产业内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推动经济增长。

 

这一现象发生在三次产业间,即消费者增加对服务的需求、降低对工业和农产品的需求,将会引起第三产业规模占比的增加,带来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发展

如果发生在产业内,即消费者增加对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等高生产成本的产品需求,而相应减少对低成本产品的需求。

这一现象将倒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从而带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反之,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甚至恶化,可能引起社会消费规模缩减或消费降级,无法通过扩大内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很可能处于“低端锁定”状态。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结构锁定的直接后果就是其经济增长在达到一定水平后陷入停滞,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阻碍经济发展进程

根据以上分析,收入差距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于经济增长,一定范围内的收入差距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拉动经济增长。

过大的收入差距则可能使一国的产业结构处于“低端锁定”状态而阻碍经济增长。

 

三、通过人力资本机制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相比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逐渐提升,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收入差距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不同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投入而改变社会人均受教育年限,进而影响劳动力质量,并在长期内对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影响。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积累是促进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

在经济发展初期,当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社会各群体间的收入差别逐渐凸显。

高收入群体在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之外也会相对重视对非物质需求的满足,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从而促进了社会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通过改善劳动力质量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当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并持续恶化,高收入群体将以较少的人口比例占据更高比例的社会财富。

但由于中、低收入群体对教育所带来的未来收益具有更高的贴现率,当财富占有量相对下降时,中、低收入群体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并降低受教育年限。

 

从而制约社会总体水平上劳动力质量的提升,从而抑制人力资本积累。

另外,由于人力资本这一传导机制还具有代际特征,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异会对其子女的教育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很可能造成贫困的代际转移。

在长期视角下阻碍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并影响社会稳定,对经济增长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收入差距通过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一定范围内的收入差距有助于增加社会总体的人力资本投入,通过改善劳动力质量促进经济增长。

过大的收入差距则通过抑制社会人力资本投资、阻碍人力资本积累而阻碍经济增长。

 

四、通过社会稳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社会稳定是维系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

收入差距的变动对社会长期贫困人口具有重要影响,收入差距的变化通过影响社会矛盾及社会犯罪率等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环境,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收入差距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收入差距过大会引起社会群体的两极分化,导致长期贫困人口增加,容易诱发并激化社会矛盾,使得社会总体犯罪率上升。

从而影响民众的社会生活环境乃至地方政府的稳定、国家政权建设,扰乱经济运行。

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甚至恶化,意味着中、低收入群体,尤其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恶化并且生活水平受到较大影响。

当低收入群体无法找到改善生活状况的方法或者摆脱低收入的难度较大时,部分人群可能进行诸如暴力抢夺、打砸等扰乱社会稳定的活动,造成社会犯罪率的增加,通过降低社会稳定程度阻碍经济增长。

 

同时,社会稳定程度也会通过影响居民消费、企业投资与社会生产等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

结合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收入分配通过激化社会矛盾阻碍经济增长的机理更适用于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

根据以上分析,收入差距通过影响社会稳定作用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过大会降低社会稳定程度从而阻碍经济增长

改善收入差距则能够提升社会稳定水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在步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若一国的收入差距呈现近似“Γ型”的变化特征。

 

即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水平后持续处于高位,过高的收入差距将通过诱发社会矛盾、增加社会犯罪率而恶化经济运行环境,从而阻碍经济增长;

若一国的收入差距呈现近似“倒烟斗型”的变化特征。

即收入差距在经历扩大后逐步改善并稳定于合理水平,较低的收入差距能够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运行环境,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