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大博医疗最新深度分析(大博医疗距高点跌72%)

昔日骨科龙头风光不再,在二级市场遇冷后,已经变成了一只熊股。

9月8日,大博医疗低开低走,盘中跌超2.6%。截至午间收盘,该公司跌幅约为2.43%,股价32.11元,总市值约为133.9亿元。

 

据最新消息显示,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将于9月27日开标,而大博医疗的业务有所涉及。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本次降价预期40%起。

从公开信息看,在去年7月份和9月份,大博医疗有部分产品已经中标。

你们知道医疗器械企业有多暴利吗?

截至上半年,大博医疗主营产品分别为创伤类产品、脊柱类产品、微创外科类产品等贡献了八成以上的营收,它们的毛利率分别为84.51%、85.62%、76.08%。也就是说,卖出一万元的产品,毛利超过7600元。

从业绩看,2021年,大博医疗实现营收19.94亿元,同比增长25.68%;实现归属净利润6.733亿元,同比增长11.17%。

再看过去几年的业绩增速,2017年(上市首年)至2020年,大博医疗的归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4.76%、25.68%、25.32%、30.12%。不难发现,2021年该公司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进入2022年,业绩进一步承压。上半年,大博医疗实现营收8.28亿元,同比下降2.19%;实现归属净利润1.799亿元,同比下降43.28%。

券商机构对此分析称,营收下降主要是疫情和集采导致。同时,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增加,短期利润承压。

在最新半年报中,大博医疗提到,“未来,若中标情况不及预期,或中标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从而传导到公司产品的出厂价格也出现大幅下降,将可能使公司业绩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从股价表现看,大博医疗自2020年6月30日涨至118.48元后,便开启了长达2年之久的漫漫下跌之路。当前股价与高点相比,累计跌幅超过72%,总市值超过300亿元。有投资者吐槽道,“高位买的难受啊,亏得一塌糊涂”。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价回落过程中,外资机构已经大笔卖出。

从2021年7月份至2022年9月7日,深股通整体以净卖出为主,持股数量从最高的590多万股下降至118.529万股。也就是说,外资减仓幅度超过79%。

 

大博医疗并非个例,像A股骨科概念股威高骨科、三友医疗与高点相比均腰斩。此外,像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灌流龙头健帆生物、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近两年也在二级市场表现低迷。

反映出的事实是,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已经发生了剧变。以往是看中高单价、高增长,现在是以低价换市场且注重药企的创新能力。

未来,医药行业或许会出现两级分化,有创新实力且国产替代化高的药企或继续保持业绩增长,而创新实力弱且经过一轮“灵魂砍价”后的医疗企业,或不被投资者认可。

大博医疗后市表现如何,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