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选股策略有哪些?(私募选股策略汇总)

买入时机分类

左侧交易

左侧交易是指股票在向下运动中买入,也就是俗话说的“越跌越买”。投资观上,左侧交易的管理人内心对于长期均值回归比较笃定,认为市场长期有效,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但最终会回归价值。同时认为市场存在暂时失效的可能。所以当出现低估,市场短期无效、价格下跌时,左侧交易的管理人选择买入,等待价格回归。对于风险容忍度,在空间维度上更低,时间维度上更高。既买入后进来不要有非常大幅度的回撤,但可以等待。

 

往往掌握资金量较大的基金经理,实际上是很难做右侧交易,多数为左侧交易者。当股票上涨状态后,很容易买涨停但买不到足够的量,反而推升成本价格。所以很难右侧交易,越跌越买相对而言更舒适,可容纳的体量越大。

虽然左侧交易短期净值可能不会特别好看,短期爆发性也有限。但长期潜在风险较小,左侧交易者往往更看重长期逻辑,(通过行业供需、企业护城河、企业专注度等基本面分析)分析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如果配合趋势企稳和开始上涨最佳。

 

 

 

右侧交易

右侧交易是指在股票上涨过程中买入,也就是俗话说的“买涨不买跌”。无论是短区间还是长区间,右侧交易者认为市场其实是时刻有效的。所以短期股票价格下挫,说明一定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因素在影响这种下跌,我们要避其锋芒,等待价格企稳后再决定买入。

对于风险容忍度上,在空间维度上更高,时间维度上更低。可以接受比较大的潜在回撤,但不希望等待,既买入后希望尽快上涨,为组合贡献利润。资金量上右侧交易往往资金较少,相对更为灵活。但长期来看,右侧交易潜在风险较大,但只要止损得当,买点精准。且产品短期的爆发力和投资人的持有体验较好。

总结来说,两套体系反映了投资观、风险容忍程度和资金体量的不同。

 

持有周期分类

 

 

交易型

基金经理对持有的股票不断地进行买入和卖出操作,通过这种低买高卖的价差获利。通常这种买卖依据是大盘和个股的预期表现和市场情绪,依旧是所说的择时。通过抓住情绪上升期、回避情绪回落期来实现比较好的产品收益。这种方法对基金经理对市场敏感度要求极高。持股时间上看,大体上在一个月以内,有的甚至更短。对应换手率数据至少30倍甚至50倍。有时候最高可接近100倍。代表基金有青骊投资、纽富斯投资

轮动型

轮动型主要是指在不同股票资产之间轮动。基金经理没有频繁的宏观择时和交易。持股时间上看,多数股票持有周期在2-12个月,年换手率6-15倍。代表基金上海仙人掌资产。

持有型

持有型是换仓最不频繁的类型,管理人持有多数股票周期通常在1年以上,有些甚至多年不动;基本上忽视了短期的波动。且换手率极低,通常在5倍以下,有的甚至在1倍以下,可谓是基于深度价值的长期投资。代表私募有大禾的胡鲁滨、汉和的罗晓春。

本质上看每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圈、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因此交易型、轮动型、和持有型没有优劣之分,背后都有非常完善的投资系统。都是自身认知、禀赋和理念在投资世界观的再现。

 

资产分布特征分类

 

 

集中持股型

集中持股型持股数量通常在10只一下,风格比较极端的基金经理可能仅持有数只股票,单一股票押注50%仓位。作为集中持股好处,如果选股得当,基金净值曲线会非常亮眼,大多数1年3倍、5年10倍的产品是依靠集中持股“跑”出收益的。但风险也不可忽视,如果选股不当,产品会遭遇巨大回撤,短期净值腰斩也不再少数。通常基金经理不会过分集中持股。

分散持仓型

分散持仓型基金持股数量通常超过20只,通常搭建的投资组合为30-50只,通过搭配不同的行业,让整个净值曲线走势更平滑。分散持仓意味着投资爆发力弱,但也意味回撤相对温和。

适度集中型

适度集中型介于两者之间,通常持股10-20只,在追求一定业绩同时会荐股回撤控制。

同时集中度重点还要看私募前三大、五大、十大持股占比。如果前三大持股占比超过50%,则应该属于集中持股模式。反过来如果组合只有10只股票,且分布10个不同行业,则属于分散持仓。对于新投资者而言建议选择分散持仓或适度集中的产品,避免较大回撤带来的风险。

 

估值与业绩分类

 

 

估值与业绩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公司或行业业绩增速通常用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等指标衡量;企业估值通常用PE(市盈率)、PB(市净率)等指标衡量。以估值与业绩的关注度可以把投资策略分为价值型、成长型、价值成长型、逆向型(左侧建仓)等。

价值型

价值型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投资策略,不在乎短期估值波动,更在乎公司长期持续的增长。代表人物为股神巴菲特。

 

 

 

成长型

成长型喜欢挖掘增速在20-50%的公司,对估值的容忍度较高。寻找中短期业绩快速增长的公司业绩在1-3年是否告诉增长是判断是否为成长股的关键。代表人物为成长股投资之父费雪。

价值成长型

作为价值型和成长型折中策略,追求估值和业绩增长之间的平衡。代表人物为富达基金的彼得林奇(也是PEG估值推广者)

 

 

 

逆向型(左侧建仓)

逆向型喜欢寻找业绩反转类的公司,赚业绩和估值修复的钱。往往在市场最悲观的时候买入。但如果基金经理的预判迟迟没有兑现,投资人体验不好,即使基金经理有信心,投资人也会长时间不涨感觉不安。

所以逆向型策略需要注意持仓一定要分散,不能集中;所选标的估值一定要足够低。此外需要基金经理对大势具有一定的研判能力。如果基金经理在投资时一个条件都不具备,只是单纯逆市场进行操作,寻找关注度低的股票,则很难把业绩做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