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有趣的经济学概念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定义:消费者对产品主观感受到的价值减去他购买该产品实际支出。定义看起来真的很难理解。

 


我们讨论学习供求曲线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个简单模型来解释市场是如何达到一个由价格和产量组合而成的均衡。这里除了必须理解市场模型的基本工作原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市场的均衡状态。另外,这里还有个很难于理解的新概念——消费者剩余,利用这个概念来理解和评价商业定价策略非常有用。这个概念是对消费者从这次交易中获得的价值的度量。

 

为了对消费者剩余这个概念有个直觉上的了解,考虑你最想买的一件东西。首先考虑你实际支付了多少,然后比较你愿意支付最大数量产品的价格,如果这两个数字不相同,我们说你从这次购买中获得了消费者剩余。也就是说你从这次交易中获得了好处,因为你原本希望支付的要大于你必须支付的。

早前,我们提出了需求定理,说的是随着价格降低,消费者希望购买更多的商品。这种关系暗示需求曲线是负斜率。相应地,我们可以说消费者愿意为额外单位支付的最高价格,随着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多而递减。这样,我们可以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看作一种测量手段,来测量他们对每个额外单位产品的价值的评价。这点非常重要:为了购买1个单位的某种商品,消费者必须放弃他们看重的某些东西。因此,他们希望为额外单位商品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测量他们对额外单位商品的评价,因为他们为了消费该额外单位产品必须牺牲消费其他商品。

 

如果需求曲线斜率为负,一定是因为商品额外单位的价值随着消费的增加降低了。所以,我们可以把需求曲线看作是边际价值曲线,因为曲线显示了消费愿意支付额外单位消费的最高价格。实际上,需求曲线就是支付额外单位商品的消费者意愿。


如果还是不理解上面讲解的真实意义,建议从微积分的思维入手。高级经济学上对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实际上涉及到积分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