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工资分配的制度原则(薪资分配中应遵循的市场规则)

任何一个单位都有不同职位不同工种之别,每个单位的工作也都有因员工而异的干活多少与好坏之分。多劳多得是正常而基本的薪资分配原则,但这里面的学问却大有讲究。

 

何谓“多劳”,又如何多得才符合市场法则与社会公认的价值取向?其实,多劳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而是个人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度。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整个社会财富创造的基本单位。任何党政军机关或事业团体,不是为企业服务就是为社会公益而存在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市场规则。简而言之就是尽一切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而更加有效地创造社会财富。

 

现实中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几乎没有人认为企业给自己的薪资偏高,都在为提职加薪奋斗。但企业经营活动的根本目标就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消耗来产出尽可能多的利润。这就要求员工薪酬(人力成本)的高低配置,必须符合市场驱动原则。

有的人经常加班加点,有的人岗位特殊劳动强度大,有的人则掌握别人不能及的一技之长。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出给自己加薪的理由。这里唯一永恒的原则就是看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富创造贡献程度并加以量化。

 

劳动时间长的不一定能产出相应的劳动价值,劳动强度大的也不一定能创造相应的企业利润。关键还在于劳动效率和才智技能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程度。

一个普通工人,可以熟练地操作他的业务,能比其他普工拿到更多的计件工资。一个能够发明创造先进技术的工程师,可以用他的技术革新赋予企业甚至整个社会更加卓越的生产效率与智能财富。一个企业管理者,有才智更好地配置企业资源把握市场信息,就能产出普通劳动者所不能的倍加利润。后者当然比前者要拿更多的报酬,因为他们的劳动贡献了更多的价值创造,产出了比一般简单劳动更高数量级的财富利润。

 

现实中几乎没有人承认自己只适合普通劳动,甚至认为把自己放到企业高管的位置上拿高薪照样干的很好。这只是利益分配中的权力和劳资地位问题。事实还真不是这样。

老哥要说,市场是平等的也是无情的。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如果它的高管队伍才智、技能与市场要求不匹配、不合拍,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市场节奏,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