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产业布局是什么意思?(如何落地乡村振兴产业布局)

我们知道国家每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有对三农领域的具体指导战略。乡村振兴是当下整个中国都在全力去推进的国家战略,要从五个维度进行乡村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中国的农业已经由过去农耕传统模式进化为新的4.0时代,所谓农业4.0时代就是社会化生态农业。 农业存在着物质供给功能,也存在着文化传承功能,以及生态环境维护功能,这种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农业与文化的结合、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农业与商业的结合、农业与生态的结合,使现代农业有了4.0版的概念。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形势下,要以信用合作为主体,生产、供销合作为两翼,形成覆盖县、镇、村的“三位一体”农业综合体。第二是模式化变革,借鉴传统农业优势推进立体循环农业,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减量化生产模式和生态产业园模式能够满足民众对有机食品和休闲养生文化的需求。比如以果蔬等传统农产品种植产业为支撑,结合采摘、点种、插秧、耕耙等农事活动;比如“优牧粮草的3+2+1种养循环”模式,是把传统种植和养殖结合,走源头可控的生态牛肉生产产业链,均是以开发田园娱乐体验、生态养生、循环种养等农事、农趣体验为特色的,有广阔发展前途的循环农业。

那么我们来看看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如何做具体的产业布局。

一、产业布局要寻找细分领域深耕细作

为了规避乡村振兴的产业布局出现同质化的竞争状况,农村农业的发展就需要寻找农业行业的细分项去做“深井效应”。这是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定位农业的细分领域,这是一个特别耗脑汁的过程,必须筛选掉大量的竞争激烈,内耗严重的红海产业。农业也需要做精准的定位分析,找准产业布局的发力点,市场定位 ,客群分类等等关键点。二是要做深度,不要急于做横向布局,一定是聚焦于一个点,把产业的深度做足,在纵深方向上集中优势的资源,做出产业链来,农业的优势才能区域经济种显现出来。

二、依据自有资源,降本增效

我们知道,历来农业领域都是一个重投资产业,需要规模化的产业链才有可能收益持久丰厚。但是我们前面讲到一旦乡村的主事人在规划上出现认知性错误,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任何一个商业的介入,我们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就是成本和流量。而很多时候,盲目的规模化思维,会让农业项目的投资设计只注重成本而忽视流量。很多项目只在设计推广的过程中,注重了成本的把控,但是却未搞明白流量的来源,花钱出去很容易,由谁买单让这些投资出去的钱赚回来?怎么才能赚回来?这些问题很多村官在项目运营中是盲从的。只有立足现有的自然及配套资源,做好成本和流量的综合考量,才能明白项目的优势在哪里,如何能做到合理的降本增效就是我们所有追求的结果了。

三、客群定位要清晰

就是你要弄明白整体的商业逻辑是不是一个可以运转的闭环,在这个产业项目布局中我们的市场定位是服务于哪些人群,通俗的讲就是赚谁的钱,这个商业架构中谁在我们买单。这个是需要经过专业的调研和分析,把现有的资源和人力,设施配套这些东西考虑之后应该重点下功夫琢磨的。明白行业定位我们就能摸清产品设计,配套的层次需求,服务水平等等的措施如何对症下药的布置了。有一点要明白,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振兴一定要抛去过去那种低俗的村姑庙会思维,要把乡村的内在特质演绎出来,不仅是产业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在格调上也要有大的格局,做个格局足够大的发展设计,未来才有更多的空间把乡村振兴的五个维度作出花来。

四、模式重于规模,四两拨千斤

在这里的概念可能是大多数人难于把控的地方。有一句很流行的话:“钱是规划出来的,不是挣出来的”。这个事很多产业带头人没有搞明白的,往往喜好形而上的大生产运动。出于自己的政绩和业绩考虑,很多项目的上马都是冲着规模化去布局的。而实际上我们知道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的并不是规模,而是模式。如何用独特的方式,照顾到各方利益,让大家舒服地参与进来,成为整个业态中的积极贡献共建者,用最少的资本或者资源去撬动这才是魅力所在。比如我们在推广优牧粮草的“3+2+1种养循环”农业模式中,就充分地考虑了领头人和农民群体的利益,同时兼顾了企业和产业链上所有参与者的需求。一个好的乡村振兴项目一定是大家都受益,而不是只致富了一两个人。

五、走出去,看世界而后知自己,找出优势点

前面讲到左右我们做产业布局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有来自上下级的,也有来自南北方地域的,更有来自认知的。对于农业当中的商业思维一定是要科学地去论证的。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作为农业这样的重投资产业,一旦你的判断失误,损失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最好的状态就是,农村的基层主管,产业带头人,要不断地走出去,去学习去看,去了解外面的产业和信息,对比自身的资源,来研判出适合本地风土人情的特色产业来。一定不能坐地画图,闭门造车,把钱花在学习、考察上面,一定会为你的项目布局节省大量的未可知的认知失误造成的损失。

六、关于人文、文化、精神的认同

在乡村振兴中还要重点考量项目的精神回报,不能只是把谋富裕放在唯一的点上。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强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赚钱是我们的重要事项,却不是唯一事项。新时代的一大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水平和精神需求不匹配。在做乡村振兴项目设计时,也要充分地理解这个需求点,把视觉放在长远的价值链上来考虑,一定不能忽视了产业项目于文化、精神建设相结合。只有立足于富足的财富与精神双维推进上,我们的项目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倡导正向和谐的价值观和财富论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七、找到能撬动地球的人

这个很重要,任何项目的落地实施并不完全取决于资金和资源,认识致胜的关键要素。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其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是多年来发展的却是中规中矩,没有大的起色。这里面就是人的问题了。好的产业带头人是一个项目能否启动并长久做下去的第一要素。这就是为什么天使投资优先考量的是管理或者初创团队的人员素质的原因。这些也是国家提成在未来培养几十万农村产业带头人的目的。一个经济在过去是先富带动后富,现在和未来依然是,因为如果没有第一个迈出步子的人,农民是不敢尝试的,这等同于羊群效应。所以你一定要找到对的人来与你共同努力。

 

 

未来的农村市场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市场,如何让一个好的产业落下去一定有很多独特的点需要我们去攻克。

就像我们的优牧粮草一样,一个好的产业需要广泛的论证,得到各方面的参与者认同才可以顺畅地推进。当我们把一个个的农牧业“3+2+1种养循环”标准基地落下去,落在广东、广西、陕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地方,具备几万亩规模的时候,回头看,我们的设计就是谨遵以上的要点去设计的。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如何布局各领风骚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