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任何调研前都需要明确是为了什么,即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了目的,才能围绕目的开展后续的工作或计划。业务调研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梳理业务现状,二是总结归纳现有业务问题【发现问题》验证问题】。
当我们面对一项并不熟悉的且有一定复杂度的业务时,如何进行分析呢?我们可以分解成三步进行拆解分析,如下图图所示,我们严格执行完这三步,就可以将业务分析的全面且透彻,同时得到自己需要的业务现状及问题点。这里也很好的体现了B端业务通常是自上向下进行设计规划的思路。
第一步:明确业务的战略目标
什么是战略
战略的广义定义是:
能够引向理想未来的 个方法或计划,例如,某个目标的实现路径或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商业环境下,战略的定义是:
"(战略能够)定义与传播一个组织的独特定位,说明应当如何整合组织的资源能与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 ”(波特, 2008)
或者:
“基于行业定位、机遇和资源,企业为实现长远目标而制定的规划 ”(科特勒, 2012)
产品经理认证知识体系指南
战略的层级
整体战略为整个公司明确目标、业务优先级和业务的聚焦点。对于多业务线的公司,每个业务线的经营战略往上汇总就是公司战略,单一业务线的公司,公司战略就是指经营战略。
战略的层级
经营战略
要明确业务的战略目标,我们能够明确当前公司的经营战略就已经足够了,所以这里主要跟大家介绍经营战略。
经营战略是指选择出“一组行动以提供一份独一无二的价值"。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这种独特的价值来源于企业在特定市场上提供的产品和(或)服务。
产品经理认证知识体系指南
经营战略为产品开发提供了环境和方向,产品开发和产品管理是大多数经营战略的核心。
经营战略是产品开发的基础
要明确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我们还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包括公司本身、公司业务所在的行业以及更广泛的区域和全球环境,如下图:
产品开发的环境
明确业务的战略目标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业务调研首先要明确被调研业务在公司中的战略定位,因为该业务的对应的经营战略决定着业务的环境和方向,并最终影响到具体的产品路线图及产品方案的设计。
例如,某集团决定整合三个事业部的产研资源,从产研体系上进行降本增效。基于此战略定位,在设计产品体系时,需要考虑搭建业务中台,对面向中台的后台进行整合,搭建集团的统一用户中心、统一权限中心、统一消息中心等...
如果集团只是决定从各自事业部的产品体系上进行降本增效,则在设计产品体系时,只需要考虑各自业务线系统的整合与优化。
第二步:明确业务的执行策略
执行策略可以理解是经验战略具体向下落实的一系列计划,可以从业务落地计划和业务管理模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业务落地计划
业务落地计划,可以理解为一个项目的整体项目计划,包括了客群定位、产品定价、营销计划、渠道管理计划等。业务调研的目的之一就是熟悉该业务的整体方向和计划,确保对产品的定位、形态等做出准确的判断。
例如,某互联网法律公司对律师业务做了线上咨询和线下撮合的规划。两种业务销售模式区别非常大:线上咨询业务重在咨询作业流程管理,下线撮合重在线下成单过程的记录跟踪。两种模式的重点完全不同,需要建设的系统也会有所不同,律师CRM产品设计上需要分别建设。
业务管理模式
业务管理模式是指公司内部对该业务线管理的方式。不同的管理方式所需的配套管理系统也是大不相同的,这点是进行B端业务调研必须要弄清楚的事项。
例如,有些公司会把业务线的管理完全下放到事业部;而有些公司则会把业务线的管理集中到公司,事业部只负责具体的执行。对应的系统就需要具备灵活的权限管理体系,以适应公司业务线管理方式的调整和变化。
第三步:明确业务的执行现状
执行现状,可以理解是项目目前的进度情况,包括管理现状和运营现状两个方面。
管理现状
在明确了执行策略【业务落地计划&业务管理模式】后,需要进一步梳理当前的组织架构关系,明确人力资源计划,从管理的角度保障计划的落地。
运营现状
接下来就是明确具体业务流程、绩效管理、风险控制等更加细节的规则。其中,梳理具体业务流程是理解并掌握业务的重要途径,梳理过程中自然会理清楚人员、岗位、职责的关系。业务流程的合理会让管理和运营提效、风险可控,这也是B端产品的重要业务价值之一;流程的不合理,会导致成本增加、服务质量降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