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里的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本篇文章简要地把劳动部分的工资来源、土地部分的征税问题讲一下。
首先说第一个问题,工资是由什么决定的?关于工资问题,经济学有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叫做边际收益产品(MRP),指的是追加一单位投入所能产生的货币收益。
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工资和边际收益产品的关系。在理想状态下,当只有一个工人时生产了2万单位产品,对应的边际产品为2万,假设产品价格为3元,则边际收益产品为6万元。当增加一个工人时,生产总量为3万单位,对应的边际产品为1万,由于是理想状态 ,产品价格不随产量变化,则此时边际收益产品为3万元。当有3个工人时,生产总量为35000单位,对应的边际产品为5000 ,则边际收益产品为15000元。当有4个工人时,生产总量为38000单位,对应的边际产品为3000,则边际收益产品为9000元。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工人对企业的价值等于最后一个工人边际产品的价值。这个就是工人工资的确定方法。
理想状态下的边际收益产品
大家都知道资本天生是逐利的,那么企业如何追求利润最大化呢?假设工人工资是2万元,当雇佣1个工人的边际收益是6万元,此时企业额外利润为4万元;当雇佣第2个工人时给企业带来3万元的边际收益,企业额外利润为1万元;当雇佣第3个工人时只能带来1.5万元的边际收益,而企业成本是2万元,企业已经无利可图,因此雇佣两个工人获利最大。由上例可以看出,工人的边际产品是随着工人数量增加而递减的。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市场上的工人工资已经超过工人的边际收益产品,所有者就不会再雇佣工人。竞争会确保所有工人获得的工资与最后一个被雇佣的工人的边际收益产品相等。但我们发现,早先被雇佣的工人的边际产品高,这就产生了总产出与工资额之间的剩余,这个剩余部分完全变成了所有者的收入,经济学里把这部分剩余称之为租金。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经济学的租金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租金不太一样,它指的是对使用固定生产要素的支付。读者可能产生疑问,为什么土地所有者能够坐着就能白白享受这部分收入?原因在于每块土地也是竞争市场的参与者,就像工人间为了工作而展开竞争一样,土地所有者之间也为雇佣工人而展开竞争。租金越多,工人工资越少,土地质量越高。历史数据表明,工人工资大约是租金的3倍,即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3/4。
收入的要素分配
接着讨论第二个问题,房产征税与房租的关系。土地有个很不寻常的特征,它的数量固定,对价格完全缺乏弹性。当我们讨论房地产时,人们对房产的需求仍然等于房产的固定供给数量,因为土地总量是固定的。假设政府决定对房产征税,由于供给需求没有发生变化,市场价格也就不受税收影响,税收完全从房产所有者的收入中扣除,只想出租房屋的房产所有者肯定会有所不满,但他们毫无办法,因为他们不能改变房产的总供给。而且房子买了总要做点什么,得到半个面包总比没有面包要好。
通过房产征税的例子可以发现个有趣的结论,对租金征税不会引起经济的无效率。原因是这个举措不会改变任何人的经济行为。需求者没有受到影响,因为他们的意愿价格没有改变。供给者的行为也没有发生变化,因为房产的总供给是固定的, 房产所有者不可能做出反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