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客户的需求升级明显,多种显示技术的可及性大幅改善,投影显示的大屏幕显示的比较优势没有消失,在新的大屏显示市场应用中去凸显自己存在的价值,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切合市场需求。投影要去拼命比较LCD、LED的长处吗?”那样可能永远没有出路。因为是跟在别人后边跑,是用自己的短板去和别人的长处较劲,这不符合“比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未来的大屏显示市场上,投影的希望也一定是出现在“投影的长处和优势”上。
投影此前能够在教育多媒体市场占据主角,是因为发挥了“廉价就能得到大屏”的比较优势。但是,这一点不是“投影显示技术的唯一优势”!除此之外,投影显示的优势还包括:
- 投影显示是一种“设备体积最小”的显示技术。即不仅有低成本大屏幕的特点,而且是在相同显示面积下,设备空间占用最少、最为灵活的技术方案。例如,500英寸画面,液晶、LED大屏,就需要500英寸的显示屏设备空间。但是,投影可能只需要在这个建筑面上“照射”光线;四台投影设备隐藏在远处——通过长焦或者超短焦镜头,设备距离画面的空间可以是10米,也可以是半米。
- 投影显示是一种设备与呈现面分离的显示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显示技术。即,如果用开玩笑的方式,可以这样形容这个优势:“你不能在我那1000年的金丝楠木柱子上打眼,挂LED屏”——但是,这时候投影可以在这个柱子上“成像”。投影设备安装与成像,充分利用远距离空间、半空中的位置,半隐藏的、不与画面位置直接接触的“成像”,实现显示设计方式的高度灵活性。
- 投影显示还是一种非工作状态形态最灵活的技术。即可以像LED大屏那样,用固定屏或者背投影占据空间成像;更可以采用可收纳式幕布、或者直接建筑,水幕等投影——非工作状态,画面成像空间丝毫不需要额外的改变。同时,投影自身的小体积、高灵活性,让其成为临时应用中最可靠、最好用的显示设备,满足临时和半固定式应用的灵活性需求。
以上三个方面的投影显示特点,都是其他显示技术目前无法超越的“神奇”优势,也是投影显示长期市场发展和生存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任何细分市场,只有能发挥这些优势,投影才能赢得竞争的胜利。
具体到教育市场,也许在单纯的教室多媒体上,投影的比较优势已经不在明显;但是,教育升级也在面临需求升级、创生新的需求方式。
例如,沉浸式教学体验、虚拟现实教室、数字化虚拟教学仪器设备等,这些领域,投影显示的优势依然明显。如果要部署一个全空间的显示类教室(尤其是设备不用时,能恢复成普通教室的系统),显然投影的低成本大画面和安装优势,依然是独一无二的最优选择。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多元视觉内容技术的发展,很多学校正在发展这种高级别的“全数字化、半实虚拟现实性”的崭新教学空间,为投影产品在教育市场在上一层楼提供前瞻性升级需求市场。
再例如,国家新一轮教育政策强调进一步的公平、减负和生育养育友好性。小学,乃至K12教学都面临课后2小时和节假日校园托管的任务。在这些托管时间内,必然不是单纯的进行文化课教学:除了完成必要的家庭作业,更多的是各种素质化的文体活动。其中,在文艺娱乐活动中,投影产品可以提供一种视觉工具效果。即针对课后活动,投影系统能不能从崭新的功能设计与应用思路中开发出教育市场“课后服务时间”的普遍性需求呢?这是值得思考的另一个市场创新点。
主动为教育升级提供崭新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教育投影最该做的事情,也是教育投影“赢回市场”的关键——这些创新应用是投影显示比较优势、教育需求升级的有机结合,不是传统教育投影应用的简单重复,是全新的产业创新空间。
进而,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包括商用会议、工程、家用市场,投影如何发挥出以上列举的种种“其它显示技术并不具有的比较优势”,决定着投影显示产业未来的天际线。从自己的优势方向,实现突围,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和增长,投影需要“新想法、需要主动作为”,更需要“始终认清自己的独特竞争力”。
转折与转型,向前看投影行业同仁无需“多虑”
面对个别投影细分市场发生的历史性市场结构转折,行业人士有所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冷静客观理性的去思考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可担忧的事情。
从渠道和服务商角度看:1.学校改用交互平板,就不需要渠道和服务商了吗——宏观上,100万块交互平板市场的渠道和服务需求量并不比100万台投影白板少多少。2.液晶黑板本身的工程结构更为复杂,100万个液晶黑板需求的渠道和服务工作量,可能还要远高出100万台投影白板产品。事实上,大多数服务于教育系统的渠道和服务商,现在正在将液晶技术作为主力产品,为市场提供和此前一样优质的服务。
从厂商角度看,不是所有投影厂商都能成功转型成液晶厂商:毕竟上游制造链差异巨大。但是,从投影整体需求看,商教的萎缩速度要显著慢于家用市场的成长。过去10年,国内投影需求从2010年的100万台,升级到了400万台,未来可能高达1000万台。这里面既有工程、准工程的传统市场的成长,也更依赖家用市场的成长。作为投影厂商,应该去做的是“需求是什么,就去满足什么”:成功转型家用,投影厂商的制造链体积不仅不会缩小还会增大。
如果将视野拓展的更为宽广,我们更可以发现今天是一个充分多元信息化和多元视听技术共存的时代。比如,XR代表的虚拟现实,比如平板技术、LED大屏技术,再比如投影技术—— 每一个技术都独一无二,不可互相替代。在多元视听时代,多元显示需求并存时代,投影有它的长期立足之地:这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独特优势。
手机不是NB的杀手、NB也没有干死PC、PC家庭化普及更没有淘汰TV、TV也不会与XR正面冲突……”人类对信息的渴望和需求,正从最原始的一支笔一张纸,变成现在“N屏”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爆发过程:有多大的信息爆炸、有多少信息呈现的内容创新,就对应多少视听硬件的创新与需求升级。——家用投影,以及近年来工程投影市场的增长,都是这一逻辑下的必然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