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盈利分析:谁才是「大客户」
作业成本管理(简称ABCM)系统对于利润中心乃至整个企业的营运利润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客户盈利性分析(customer profitability analysis)。
下图显示了在经营财务分析中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思维和技术分析客户盈利能力的重要性,它可以纠正利润中心的管理者并提醒他们思考:
- 我们重视销量,是因为坚信它能带来利润。
- 但我们并不真的追究是否每笔销售都能带来利润,只是想当然地觉得一定是这样。
- 如果以带来的利润而言,谁才是我们的「大客户」?
下图展示了通过客户盈利分析可以洞察出:每个客户的盈利贡献都是不同的。
这可以帮助业务单元的经理们对客户进行分类,并制定不同的客户关系战略,继而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地位,以增加企业的长期盈利。
4、实行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局限性
(1)信息管理工作量大、代价昂贵:核算烦琐,耗费较大。
(2)成本动因的选择具有主观性:为管理层操纵成本提供可能,降低不同公司间报告结果的可比性。
(3)作业的区分存在困难:并非所有作业都能清晰界定,责任分明。
(4)成本动因分析存在困难: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哪种因素与成本变动完全相关或是相关性很大,并非清晰可见。
以上原因使不少企业在对实施ABCM的成本与效益的平衡中选择了放弃,特别是间接成本比例低的企业。
实在不必为了将10%的间接成本计算分配得更精确而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实施作业成本模型建设。
尽管如此,财务分析人员仍然可以在局部成本与盈利分析时运用ABCM的思想,选择某几项重大关键的期间费用识别作业活动和成本动因。
根据80/20原则,80%金额的成本支出通常由20%的项目产生。
因此,财务分析人员在运用ABCM这种复杂技术进行间接成本分配时也需考虑重要性原则。
四、利润中心营运资本效率分析
对利润中心来说,利润表项目的分析是最为重要的,但不等于放弃对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项目的分析。
其中,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关键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指标,目的是提高周转率缩短获取收入并变现的周期。
营运资本管理(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WCM)是一种使各营运资本要素维持有效水平并缩短变现期的战略。
营运资本要素包括四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
后面主要介绍利润中心与销售活动紧密相关的应收账款和现金流量分析指标。
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