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分类及投资选择
我一直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而言,清晰自己所能投资的资产的类别及属性进而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配置至关重要。一般而言,绝大多数普通人所能接触到的资产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货币类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国债以及货币基金。这类资产可以产生现金流入(一般而言会有稳定的利息收入),安全级别最高,流动性最好,但是长期来看,其收益可能最低甚至难以抵消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资产贬值。当前,我国主要的现金类资产大致的收益率如下:
- 银行存款-央行基准利率:活期存款利率为0.35%,一年定期为1.5%,三年定期为2.75%;
- 中长期国债利率大致为3%-4%左右;
- 货币基金收益率大致为2%-4%之间。
第二类资产是商品类资产,包括各类商品、黄金、收藏品等。这类资产是不能产生现金流的,也就是说,它的价格涨跌取决于它的生产成本以及供求关系。站在一个长期的角度看,它的价格是难以判断的。显然,科技的进步会带动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会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同时,如影随形的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推高资产的价格,因此,我们很难判断商品类资产的长期价格。
对于这类资产,我相信对于像我这种普通人而言,敬而远之可能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第三类资产是经营类资产,包括土地、房子以及权益类资产。这类资产是可以产生现金流的,长期来看,它们的价值会随着现金流的累积而增加。当然了,这类资产所对应的风险较高,一般而言流动性也相对较差。关于当前我国经营类资产的简单介绍如下:
- 土地、房子投资:当前,我国城镇化率为60%左右,而西方国家的为80%以上、日本的为93%,显然,相比之下,我们城镇化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看到的是,当前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40多平米,与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时相差不多;2019年,北上广深租金收益率分别为1.8%、1.8%、1.9%、1.6%,而国内主要城市的平均租金收益率为2.4%。考虑到当前无风险利率为4%左右,同时一般而言土地、房子的流动性较差,显然,当前投资土地、房子可能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 权益类资产投资:以沪深300指数基金为例,当前,我国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8.26,对应的投资回报率为5.5%(1/18.26)。显然,5.5%的当前投资回报率要高于4%的无风险利率。另外,假设未来五年我国GDP保持每年7%的增长率以及5年后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依然是18.26,那么5年后,投资沪深300
的合计回报为40%,即年化收益率为7%,与gdp增长率相当。一般而言,沪深300指数对应的企业经营规模更大,竞争力更强,这意味着这些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可能要高于同期gdp增长率。显然,即便当前沪深300指数18.26的市盈率并不算太低,但无论从当前投资回报率还是从长期投资回报率角度看,投资以沪深300为代表的权益类资产都是相对划算的。当然,更高的回报率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大的资产波动幅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市长线法宝》中,美国大学教授西格尔记录了他关于不同类资产于1802年至2002年收益情况的研究。具体数据见下表:
资产类别(大类) |
资产类别(细分) |
1802年(美元) |
2002年(美元) |
年化收益率 |
现金类资产 |
现金 |
1 |
0.05 |
-1.4% |
短期国债 |
1 |
281 |
2.7% |
|
长期国债 |
1 |
1778 |
3.6% |
|
|
||||
商品类资产 |
黄金 |
1 |
4.52 |
0.7% |
|
||||
经营类资产 |
美国股票指数 |
1 |
704997 |
6.6% |
数据来源:西格尔《股市长线法宝》
注:年化收益率为扣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数据
从上表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看到:
1)1802年的1美元现金,在扣除通货膨胀影响后,2002年的实际购买力仅为0.05美元,也就是说,经过200年的时间,1802年的美元现金贬值了95%;现金类资产中,长期国债的年化收益率较高,在扣除通货膨胀影响后依然有3.6%(这很大程度上主要得益于早期的货币制度。根据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货币、信贷和债务是如何运作的?》中的介绍,过去几千年货币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硬通货(如金属硬币)、以“纸币”形式存在的对硬通货的追索权、法定货币(如今天的美元)。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在电视中宣告,美元将不再与黄金挂钩。从那以后,以美元为代表的纸币的实际购买力贬值的速度相比以往加快了许多倍。显然,这意味着,对于现金类资产而言,往后的200年里,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收益率大概率低于上表中的数据。)
2)而商品类资产中,1802年价值1美元的黄金,在200年后仅价值4.52
美元,对应的年化收益率仅为0.7%。显然,长期来看,黄金并没有起到升值的作用,仅仅实现了保值的功能,这与其作为商品不能产生现金流入息息相关。
- 经营类资产中,西格尔选取的是美国股票指数。在所有的资产类别中,美国股票指数对应的年化收益率是最高的,为6.6%。
以上就是关于三大类资产的简单介绍。
2019年2月25日,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对当前宏观环境做了这样的一个描述:“现在全球都处在一个低利率时代,我感觉利率水平不会那么快上升。我们可能进入一个新时代,类似于日本1990年之后的时代。”
显然,在低利率时代(现金类资产的回报相比过往会更低,对应的通货膨胀影响可能会更大。),对于我们这种普通人而言,合理投资以实现资产保值乃至增值显得更为重要。对于我个人而言,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我一般会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当然是要明确自己的能力范围,确定合适的目标收益率。
其次,要建立起合适的投资策略,比如尽可能不要短期的买卖,因为不管对于什么资产,短期的买卖除了产生高昂的交易成本之外,不会产生经营上的现金流入。举个例子,假如每年交易成本是5%,在没有产出的情况下,一年后净值是0.95,三年后的净值则是0.95*0.95*095=0.857。显而易见,频繁交易对应的高昂的交易成本极大地消耗了自己的投资本金。这实际上如同逆水行舟。需要切记的是,任何的交易都不过是一种技巧,意图靠技巧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在理论上当然也是可能的,只是实践中真的太难了。所谓的交易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得不偿失的。
最后,明确自己的投资方向,通过长期投资回报率的对比,在三大类资产中进行取舍。一般而言,对于普通人,第二类资产商品类资产可以直接忽略,因为不会产生现金流,难以驾驭。另外,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现金类资产和经营类资产中取舍。在风险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长期投资经营类资产。对于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长期而言,价值会随现金流的累积而水涨船高。同时风险会随时间的累积而减少。正如高瓴资本张磊所言:“大多数人往往重视回报,少数人管理风险,却极少有人关注成本,极少有人真正理解时间的价值。 回报会随着时间日益增多,成本会随着时间变本加厉,而风险会随着时间相对缓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