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有竞争活力但分散决策及其固有的相对过剩易致市场失灵,公益计划经济较公平但缺乏竞争活力加上决策迟缓等易致政府失灵;“市场-公益”二元有机混合经济则可扬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
传统短缺经济系统中,市场经济与公益经济各自基本是独立的,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市场经济中用的资源多了,公益经济所能用的资源就少了,二者间的冲突多于合作是常态。但在相对过剩比较普遍的过剩经济系统中,市场经济与公益经济间的合作协同将逐渐成为主流,二者可以通过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联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即“市场-公益”二元经济新系统。
“市场-公益”混合经济中,公益国企投入资本购买市场主体相对过剩性库存中的部分商品作为原材料(公益国企也可自己生产各类中间原材料),同时雇用工人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产出各类公益产品; 这些公益产品的价值构成中包括了全部公益资本投入价值量和雇用者们的剩余劳动价值量同时也包括了一定量的天赐价值量。公益业就业者们的收入由其必要劳动量等价获取,此必要劳动量转化对等投资的价值量凝结于公益产品中,公益业就业者们的收入也成了购买市场主体库存的消费源。
公益业的所有资本投入和公益业就业者们的全部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天赐价值等都高效地全部凝结成了公益资产或消费或积累而无丝毫过剩或浪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各类公益正外部性分享及其1300万亿元人民币价值量的的公共资产积累等就是这么产出的,而公益国企对应的货币利润亏损约为100万亿元人民币;宏观总体看中国公益国企投入产出公益品的效率是极高的其资产负债表也很好。此外,公益国企此100万亿元人民币的亏损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亏损,它们被中国其他市场主体赢利赚得从而保持了市场的繁荣。多赢!
公益性国企与其他市场主体合作协同的最佳状态是“公益性国企赚物亏钱其他市场主体售物赚钱”,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恰好使这种高效协同成为现实。
公益经济的发展空间非常广大,以张二寅先生的说法就是“山河为仓,智力为库”。除了一般性绿化、环保、国土整理、公共卫生外,国民义务教育、养老托幼、社区安保、专利技术储备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发展空间,是“剩余资本”用武的好地方…张二寅将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精髓简要地归纳为:“新宏观主义的这一方案为储备需求,具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央行购买准公共品,社会免费使用,目的是经济增长和提高效率;二是商行储备基金逆周期操作,高抛低吸,抑制过度投机,保持底线和规模效应。”…(张二寅:新宏观主义的“天地为仓”、“智力为库”)
基于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此给出若干混合经济公益储备需求方案如下。
方案一:社保基金出资4万亿购买中铁总公司的铁路资产,央行每年支付2千亿的过路费,相当于正利息,而中铁总公司改组为几大客货运公司,展开合理竞争,提质降价,增进社会福利。该举措可化解中铁总公司的债务危机、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困境、央行再贷款难题。
方案二:央行支付国家骨干高速通行费,给PPP投资高速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利润,实现房地产去支柱化、进而带动上游水泥、钢铁、煤炭、建材等“相对过剩”行业转型发展。
方案三:央行补贴或购买国民医疗健康服务,为国民提供廉价医疗及保健服务,实现病有所医和健康中国的目标。
方案四:央行购买廉租房低价为国民提供住房,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方案五:央行出资改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中国粮食安全。
方案六:央行购买清洁空气,带动处于流动性陷阱的社会资本投资荒漠绿化,实现绿水青山目标。
方案七:央行支付不满18岁与60岁以上国民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者扶助费用,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目标。
方案八:央行补贴或购买科教服务,大幅提高科研投入及教育投入,为国民提供免费职业培训等,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
方案九:成立反周期操作的商业银行储备基金,以低于行业成本价收储煤炭、钢铁、稀土、锡、镍、铟等稀有金属,在经济高涨时抛出,以稳定产出规模,避免供给的暴涨暴跌。
方案十:建立专利、艺术品、勘探成果等新财富股份市场,央行逢低择优买入重大的专利、艺术品、勘探成果,遴选合格企业免费实施。从根本上实现专利、艺术品、勘探成果公共品化,实质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储备前延。
……
储备需求理论结合中国政治经济实际需要,可以与时俱进地设计出成千上万的实践方案,管理者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边际效用相对最大的方案优先实施,逐步推广普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