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财务指标法的优缺点(风险的研究及传统零售的含义)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壮大中极具益处,尤其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对并购绩效的研究

Weston等指出,目前国际上研究零售业并购的财务绩效主要采用CAR检验法和财务指标法

 

事件研究方法认为,上市公司在证券交易所市场的股价将受到重大事件的影响,透过股价的这些变化可以揭示出并购活动对公司价值、股东收益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财务指标法指的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披露的相关数据资料的分析,判断出企业在不同运营阶段的经营情况。

事件研究法在国外广泛于并购活动与公司股价之间的相关性影响研究。

总体而言,国外关于并购绩效方面的研究结果主要如下几种: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并购能够显著增加股东的收益。

通过选取1979年-1984年这一事件跨度内发生的一些规模型的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

 

Khali等结论是零售业之间的并购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能很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也展现了其的经营协同效应。

Gugler等以2010年至2012年美国10家大型上市公司的38项股权并购交易结果为例进行研究发现,美国生物乙醇燃料行业内发生的并购行为使得其股东收获了大量的财富。

在第五天、第15天以及第40天的窗口期,其收购的超额收益回报率分别0.45%,2.6%和4%。

Hassan等认为,并购是“运营效率改善”促进市场资源交易的催化剂,并购促进了股东权益的增加。

第二种结论显示并购会带来企业价值的提高。

 

MiChao等使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发现并购导致公司合并后的累积超额收益大幅度增加。

由此能够表明,并购能够让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Appelbaum等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在实施并购以后,其内部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形成了良好的财富效应,企业的价值也显著提高。

Jiang Jinling研究了2000—2010年间的要约并购事件,并购成功的样本中并购企业在(0,0)窗口期有2.83%的超额收益。

Wang Wenyu得出并购公司有正的超额收益这一结论。

第三种结论显示并购会导致企业价值的减损。

 

Verdiev研究中指出,从长远角度来看,并购会直接影响被并购公司的股东资产价值的创造

Spyrou等通过对加拿大从1999年到2006年期间发生的152个并购样品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并购后的绩效已经出现了不同时期和程度的显着降低。

Wang Yuan等得出结论认为并购公司有负的超额收益。

Rozen-Bakher研究认为并购成功的企业在(-5,+5)有-2.2%的超额收益。

2.国内文献对并购风险的研究

我国在关于并购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方面涉足相对较晚,相关理论也尚处于逐步完善阶段。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日益深化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企业间的并购也越发频繁,学者们对此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合并前、合并中和合并后阶段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多次讨论,并发表了看法,主要存在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和整合风险

财务风险方面,邹开银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我国企业并购中各种统计数据的分析进行了综述和统计,她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并购中主要存在着定价风险,融资性风险和收益率支付性风险。

吴三林指出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企业并购存在潜在风险

出于个人利益的目的,被收购方可能伪造和粉饰其自己的财务报表,从而使并购方掌握合并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难上加难。

 

彭华研究结果表明,财务信息不对称、价值评估方法不科学和对财务资源的整合不利,导致期望值和预计并购成果之间出现了偏差。

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实际并购的任何环节中都可能会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影响因素,并且实际上的并购行为往往是一种具有较高风险性的战略行为

王姝敏通过对多个并购案例研究的综合分析,得出估值风险,融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企业并购的主要财务风险的结论。

经营风险方面,国内胡海青等从行为金融的角度来看,人们认为经理人由于过度自信而采取的扩张策略更容易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王琳认为由于并购后经营条件、环境和战略的改变容易给企业正常的经营和管理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在并购后达不到事前或者预先制定的经营目标。

 

顾晓安,陈钰颖认为并购后的运营策略、融合渠道、并购公司的实力、并购手段和方式等都很有可能会成为企业并购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郝玉萍指出了采取大量现金支付的并购方式会增加企业现金流压力,使企业管理和经营的风险巨大。

黄美霞的研究结论是线上和线下相互融合的渠道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整合风险方面,研究发现两家公司在合并前的财务管理方法有所不同,索杰因此并购后财务战略协同的问题是财务整合的关键所在。

陈洪浙提出了公司并购后,有些可能涉及临时解雇,会对员工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公司无法让员工安心,则会影响并购的有效性。

 

温倩,邹可认为企业并购将会因为存在着激烈的文化冲突而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即存在着一定的文化整合风险。

钱国栋提到企业并购完成以后,并购企业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可能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

 

传统零售的含义及发展变革

(1)传统零售的含义

零售行业主要是一种泛指从事商品的销售业,其中工业和农村的生产者可以通过购买或者卖出这些产品的形式直接将其他消费品以公共方式出售给城市居民,或者以其他公共消费品身份向社会群众销售。

 

传统零售,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较之于线上零售,它主要以实体门店为主要场所而实现商品销售。

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专卖店、超市、商场等都属于这一类型,另外目前出现的上门销售(包括面向个体、群体、集团公司等不同类型)活动。

就是通过主动上门将产品提供服务或者将产品推荐给消费者等也属于传统零售的范畴

(2)传统零售的发展变革

作为生产与产品最终消费者(或者使用者)的联接纽带,零售业在社会之中所出现的变化或进步都对民众生活产生着最直接的影响,有时还会导致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

如果用变化的创新性,影响力和扩展性来衡量,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零售业的历史都发生了四大变化。

 

中国零售业的销售经营模式在逐渐转变,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第四次革命,其影响不少于前三次革命。

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观念,打破了传统销售的局限性,线上销售兴起,零售行业发生巨大变革。

 

电子商务的概念

关于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从不同层面进行界定。

根据以上分析,其主要包括以下这几种定义。

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广义上的界定原则是其泛指:"通过业务运营的任何部分中的电子信息工具实现的业务流程"。

从这种根本意义上来讲,电子网络商务的主要方式是比较多样化的,具体来说,具有三种类型,即一是互联网平台线上购物,二是电话下单直销,三是其他销售方式。

 

从狭义层面来说,电子商务即指利用移动网络完成公司所有运作业务程序。

依照这一定义可知,狭义的电商概念与广义的电商概念并完全相同。

其中,不涵盖电视购物和电话直销业务这两个内容,只有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上进行的业务操作才可以称为电子商务活动。

最后一个定义:电子商务的企业价值链仅包括营销和销售链接,而不包括营销,还有销售以外的所有业务、链接。

倘若直接对电子商务的运用范围进行制约,使之仅限于市场营销与销售这一范围内。

 

则就等同于直接放弃其作为一种工具更广泛地使用,但也放弃了电子商务能够给企业创造更丰富、更庞大的潜在效益。

所以,本研究所谈及的电子商务都是采用了狭义层面的概念界定,也就是“利用移动网络完成公司所有运作业务程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