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抢了下属的活,公司成本增加800万
冰冰是今年刚升任的数据组主管,目前带领的是4人小组团队,负责公司的数据业务及营销测算业务。
以我对冰冰的了解,她性格比较急躁,做事效率非常快,业务能力也很强,所以才有机会今年被提拔为数据主管。
刚升任主管的冰冰似乎对主管岗位还不太适应,我常常会听到她对在组员分配任务的时候,有句口头禅“算了,这个我来做吧,你们做可能太慢了!”。
起初我并没有过于留意这句口头禅,直到冰冰被降职成数据专员,我才意识到是这句口头禅害了她。
为了搞清楚冰冰被降职的原因,我中午约了冰冰在公司楼下的星巴克见面。通过两个小时的交谈,我才明白冰冰被降职的真正原因,她自己也都恍然大悟。
原来,冰冰时常会觉得组员们的能力不够,每做一份数据报告都需要2天时间,而自己可能花1个小时就能解决。
急性子的冰冰并没有考虑帮助组员提效,而是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把原来需要她做的事情一件件延后,最终导致她手里的事情越来越多,交付任务的时间自然不会太及时。
而真正导致冰冰降职的,是公司准备做下一季度营销费用的预算规划,这份报告比较复杂而且要求较高,冰冰就分配给自己完成。
可最近业务线的数据报告需求越来越多,平时冰冰往自己身上揽活过多,导致很多数据源和算法全部在冰冰手里,短期内无法交给其他组员完成。
最终,下季度营销费用的预算规划没有按时交付,过了集团公司财务审批的时间节点,总监没有办法只能延用上季度的营销费用预算。
更要命的是当总监得知,下季度营销费用的测算结果环比上季度可节省800万的时候,吞了冰冰的心都有了,直接将冰冰从主管降到了专员。
一个主管无法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无法合理利用团队资源,无法协调业务线需求量,基本上真的可以降职了。
听完,我向冰冰道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冰冰才逐渐明白自己以前管理团队的方式是极其有问题的。
02
什么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简单理解,是完成某件事情得到某种收入,同时又放弃了另一种收入的机会。
把机会成本的概念引入到冰冰的案例中如何理解呢?
一份数据报告,对于组员来讲可能需要花费2天时间完成。
同一份数据报告,对于冰冰来讲可能需要花费1个小时就完成了。
那这份报告应该由工作效率更高的冰冰来完成吗?
事实上,并不是。
冰冰完成数据报告虽然效率很高,但她的机会成本也很高,好比那份800万的营销费用测算报告。
如果冰冰去完成数据报告,组员可以去完成营销费用测算报告吗?同样完成不了。
那组员不去完成数据报告的话,他能做什么呢?
很有可能会继续下钻,只能去做简单的数据收集工作了。
而组员去完成数据报告的话,冰冰就可以去完成这份测算报告,也很有可能为公司节约800万的营销费用。
所以,同一件事情应该由机会成本更低的人去做,而不是直接由效率更高的人去。
03
如何利用机会成本合理分配团队工作呢?
作为管理者,并不是什么活都需要往自己身上揽,更多的是需要合理分配团队工作,以及合理配置团队资源。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三个原则来分配团队工作:
1、组员比管理者机会成本更低,任务主动分配给组员
同一件事情,当组员的机会成本比自己更低的时候,管理者应该主动分配给对方。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如果某个组员长期负责一件事情,那么他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数据都会比管理者更擅长。
可如果管理者强行介入去负责这件事情,那么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重新熟悉与这件事情相关的背景、进度和数据等等。
相比之下,那位长期负责的组员比管理者的机会成本更低,应该继续由这位组员负责才更为合理。
2、管理者比组员机会成本更低,任务主动揽下
同样的一件事情,当管理者的机会成本比组员机会成本更低的时候,应该主动揽下任务。
比如,冰冰那份营销费用测算报告,组员很难去调动其他部门的资源进行协同测算,都需要自己去协调。
冰冰自己完成可能1天就完成了,组员去跨部门协调又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可能需要1周的时间完成。
冰冰花1天时间完成测算报告,获得的结果就是可能节省800万营销费用,而损失的仅仅是一份普通的业务分析报告,所以机会成本会低很多。
所以,当管理者的机会成本比组员机会成本更低的时候,应该主动揽下任务。
3、尽可能降低团队整体的机会成本
可能许多的人都赞同“专人做专事”,但是我更赞同把团队整体的机会成本降低。
当管理者能够尽可能地把任务合理分配到人,那么团队的机会成本就会逐步降低。
降低机会成本的前提是管理者能够把任务合理分配,也就是任务接收人是有能力按时完成任务,而并非任务分配到人就算数。
如果冰冰可以把做高效做数据报告的技巧分享给组员,那么组员在数据报告业务上整体是提效的,那么冰冰就不会把琐碎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揽。
冰冰不亲力亲为去做数据报告,组员们也可以按时完成,而冰冰自己则可以按时完成营销费用测算报告,团队之间的机会成本都会较低。
再往下想一层,如果复杂的营销费用测算报告,也可以分配给组员按时完成,那冰冰可以继续完成更高阶的事情,价值可能远超800万。
04
有的管理者很努力很勤奋,但很难做好管理
通过机会成本的理解,我们知道了管理者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应该把任务分配给机会成本更低的人来完成,而不是认为自己做事效率高就自己揽活。
所以,有的管理者虽然看起来很努力很勤奋,但是团队业务很难增长,就是因为不懂按机会成本来分配工作。
其实,机会成本的概念不仅仅适用于职场,也同样适用于生活。
生活中每件事情也可以按照机会成本的原理来分配,大家不妨试一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