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是开放型国民经济当中非常重要的价格,由于研究和出发点和研究目标的不同,汇率几乎成了概念体系,小编前几期写到的汇率操纵到货币宽松政策,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在外贸出口和进口过程当中外汇的真实经济价值——外汇的影子价格。
什么叫影子汇率?
影子汇率是指能正确反映外汇真实价值的汇率,即外汇的影子价格。
通常把影子汇率定义为单位外汇的经济价值(Economic Value),区分于单位外汇的财务价值(Financial Value)和外汇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
影子汇率的计算:
影子汇率计算公式:影子汇率 = 外汇牌价×影子汇率换算系数。
影子汇率换算系数:是影子汇率与国家外汇牌价的比值。
影子汇率的取值对于项目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子汇率根据外贸货物比价、加权平均关税率、外贸逆差收入比率及出口换汇成本等指标分析和测算。
例如
假设我国的影子汇率换算系数取值为1.08,那么当美国的外汇牌价是6.86美元时,
美元的影子汇率=美元的外汇牌价×影子汇率换算系数 = 6.86×1.08 = 7.4元/美元。
为了更好地解什么事影子汇率这个概念,首先我们先来带大家来认识下他的孪生兄弟——名义汇率,并通过两个层次来讨论:
名义汇率是国家货币当局制定的单位外汇的市场交易价格,而影子汇率是单位外汇的经济价值。
首先,货币当局制定的名义汇率是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做出的积极调整(可以说名义汇率是可持续的)
而影子汇率则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扣除由于各种关税、非关税壁垒或者出口鼓励措施所带来的价格扭曲。
举个例子:
假定目前汇率是1美元兑换10块钱本币,进出口环节只存在15%的关税,目前的影子汇率是进口商面临的单位美元价格10*1.15=11.5元和出口商面临的单位美元价格10元的加权平均,假定各方的权数分别为0.5,那么影子汇率是:10*(1+15%)*0.5+10*0.5=10.75
这个过程当中造成影子汇率和名义汇率的差异完全是由15%的关税造成的。所以为了准确反映单位外币在某项目中的价值才出现了影子汇率。
影子汇率存在的意义:
主要原因是外币计价投入面临的单位美元价格和外部计价产品面临的单位美元价格存在显着差异,而又靠名义汇率又显然不能准确反映单位外币在项目中的价值,所以影子汇率概念就由经济学家哈伯格提出来解决这一问题。
再来举个例子:
假定名义关税为15%,出口补贴为5%,名义汇率是10本币兑换1外币,那么进口品单位美元的价值是:10*(1+15%)=11.5本币,出口品的单位美元的价值是10*(1-5%)=9.5本币,用10本币兑换1外币的名义汇率显然不能准确衡量在该次外贸过程单位美元的价值。
计算影子汇率的要义在于发觉单位美元对社会的边际经济价值,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合理、准确地认识单位外汇在经济体中的市价经济价值,也是进行项目评估,尤其是国家主办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和评价的重要参考价格。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利用影子汇率来准确评估项目的社会价值。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建设不完善,外部贸易环境和国际竞争力也都处于劣势,市场扭曲往往相对严重,影子汇率和名义汇率之间的差距可能比较大,计算影子汇率对发展中国家显得更具重要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