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品油销售人,本人从1993年起经历了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这是难遇的一种幸运。
垄断市场不言而喻,中国计划经济时代,中石化和中石油经营的油品市场就是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时间讫始:允许民营加油站起,1993年成品油实施计划市场双轨制始;2004年允许外国石油公司参股开放起,允许民营开办炼油始;2015年允许民营炼油厂进口国外原油起,山东成品油进入同质时代始。最重要的市场特征:资源和价格由中石化、中石油主导,其它经营主体参与竞争,或者说其它经营主体在竞争中对中石化和中石油构成冲击力量但不能形成抗衡地位。
完全竞争市场,目前的山东成品油市场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最关键特征:一是成品油资源不依靠中石化和中石油。山东拥有70多座炼油厂,成品油年产量8000多万吨,从2015年进口国外原油后,结束燃料型炼厂的历史,走进和中石化中石油同质化时代。二是山东成品油市场的价格不依靠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价格机制。山东炼油厂的出厂价和加油站的零售价已经脱离国家定价机制,根据国际原油价格行情和市场供需关系确定价格,形成山东特色的市场价格。三是社会经营主体已不顾及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传统主导地位,对中石化和中石油不仅构成冲击力量,而且形成抗衡地位。细分山东一万多座加油站的经营主体,可概括为“6+1”。在“6”中,中石化、中石油属1和2,近年进入市场的央企(中海油、中化工、中化)属3,外资企业壳牌属4,近年来大力发展终端的地炼企业属5,在民营油站中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民营企业属6。“1”为数量众多的零散个体民营油站。值得多说的是,“6”中的4、5、6最具冲击力,也是山东完全竞争市场的推动力量。
由于山东的油品市场资源摆脱中石化和中石油,形成山东特色的价格形态,经营6大主体由原来的多元向多强转移,使得山东成品油市场离开全国市场,提早进入了完全竞争阶段。
中国成品油市场从垄断走向竞争,再向完全竞争递进,是中国市场经济的进步。目前一个紧迫的问题是,进入完全竞争市场的石油企业该拥有怎样的竞争条件?【来自微信公众号:德巷(dengxiangtime)原题目:【德趣巷絮】完全竞争市场的石油企业该有怎样的竞争条件?】
© Copyrigh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