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跟着老师学习的职场会计新手的应交税费科目不很清晰,所以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讲解一下应交税费科目的使用。
(二级、三级科目可以自行设置,可能存在差异,但是使用原理一致)
如何知道自己应交税费科目使用是否规范呢,打开你的某月应交税费科目余额表一起来检查下吧。
1、你的应交税费每个科目余额是否是你次月申报当期税费时要缴纳的税费?
有些人认为我次月才申报,当月怎么知道自己所有税费交多少呢?真正的会计高手永远都可以在当月正确计提出各项税费(可能存在几分的误差)。如果你无法在当月结账时正确计算次月要缴纳的税费,就要好好学学税法了(尤其是了解自己符合的优惠政策)。
所以你当期借方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应该等于申报表的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完全一致。(按季缴纳的看季度累计本期)
2、增值税不同于其他税,有个计算过程。所以增值税中的你的进项税、销项税、进项税额转出的二级科目是否均已期末余额为0(结转到未交增值税)就非常影响科目余额表的直观性。
很多职场新人发现,自己的科目余额表很多二级科目借贷方存在余额,看起来很乱,其实是你每月少做了一个结转的分录。
科目(2月) |
期初借方 |
期初贷方 |
本期借方 |
本期贷方 |
期末借方 |
期末贷方 |
应交税费 |
|
158.12 |
41.22 |
119.40 |
|
236.30 |
进项税额 |
85.83 |
|
12.54 |
|
98.37 |
|
已交税金 |
73.16 |
|
13.77 |
|
86.93 |
|
减免税款 |
|
|
|
|
|
|
销项税额 |
|
168.18 |
|
15.23 |
|
183.42 |
进项税额转出 |
|
4.58 |
|
23.68 |
|
28.26 |
留抵税额 |
|
|
|
|
|
|
未交增值税 |
|
|
|
|
|
|
城镇土地附加 |
|
0.96 |
0.96 |
1.85 |
|
1.85 |
教育费附加 |
|
0.41 |
0.41 |
0.79 |
|
0.79 |
地方教育费附加 |
|
0.28 |
0.28 |
0.53 |
|
0.53 |
个税 |
|
13.25 |
13.25 |
11.23 |
|
11.23 |
房产税 |
|
3.29 |
|
3.29 |
|
6.58 |
印花税 |
|
0.85 |
|
0.65 |
|
1.50 |
所得税 |
|
125.30 |
|
62.15 |
|
187.45 |
如上图所示。一眼根本看不出来,次月要缴纳的增值税金额,
需要计算=销项税额183.42-进项税额98.37-已交税金86.93+进项税额转出28.26=26.38
或者用当期算=销项税额15.23-进项税额12.54+进项税额转出23.68=26.38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该会计2月缴纳增值税的分录为
借: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3.77
贷:银行存款 13.77
因为期初应交税费=168.18-85.83-73.16+4.58=13.77 次月要缴纳。期末已交税金科目反映了成立以来公司缴纳的总增值税税款。但是当年已交多少?应交多少?完全看不出来。
所以我们不妨每月结账前,做一笔结转分录:
借:应交税费-销项税额15.23
-进项税额转出23.68
贷:应交税费-进项税额12.54
-未交增值税26.38
次月缴纳增值税时做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6.38
贷:银行存款 26.38
科目余额表就会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科目名称(2月) |
期初借方 |
期初贷方 |
本期借方 |
本期贷方 |
期末借方 |
期末贷方 |
应交税费 |
|
158.12 |
80.13 |
158.32 |
|
236.30 |
进项税额 |
|
|
12.54 |
12.54 |
|
|
已交税金 |
|
|
|
|
|
|
减免税款 |
|
|
|
|
|
|
销项税额 |
|
|
15.23 |
15.23 |
|
|
进项税额转出 |
|
|
23.68 |
23.68 |
|
|
留抵税额 |
|
|
|
|
|
|
未交增值税 |
|
13.77 |
13.77 |
26.38 |
|
26.38 |
城镇土地附加 |
|
0.96 |
0.96 |
1.85 |
|
1.85 |
教育费附加 |
|
0.41 |
0.41 |
0.79 |
|
0.79 |
地方教育费附加 |
|
0.28 |
0.28 |
0.53 |
|
0.53 |
个税 |
|
13.25 |
13.25 |
11.23 |
|
11.23 |
房产税 |
|
3.29 |
|
3.29 |
|
6.58 |
印花税 |
|
0.85 |
|
0.65 |
|
1.50 |
所得税 |
|
125.30 |
|
62.15 |
|
187.45 |
可以很清晰的可以看出期初应交增值税为13.77,本期缴纳后,又产生了应交增值税26.38,科目余额表一目了然。未交增值税科目借方代表已交税金,贷方代表未交税金。(如果当期销项小于进项,可以在未交增值税借方列示或者转入留抵税额科目)
(也可以设置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将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这些作为其三级科目。这样二级科目余额即为应交增值税,但是仅仅是省了计算步骤,三级科目余额仍在,依然建议每月做个结转凭证转入未交增值税)
学会每月这样做分录,应交税费科目就会变得很干净,没有各种余额的干扰,还起到了检查凭证是否做错的情况。
还有一些会计从来没看过应交税费科目,应交税费本期和申报表都不一致,余额更不是应交税费的金额,那公司的风险就很大了,因为你的账务中间一定出错了。可以私聊老师进行咨询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