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出现了流行性问题,包括一个叫做流动性危机的问题和另一个叫做流动性陷阱的问题。美国硅谷银行在一天内被挤兑并破产,货币供应量过高导致投资和消费疲软。中美两国在货币政策选择上处于两个极端,都面临着金融风险。金融应该辅助实体经济运转,但大政府过度依赖金融工具来干预经济,导致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位置颠倒。这种情况必然会出现金融风险,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我们将从市场收益和利差的角度来分析流动性危机和流动性陷阱的来源。
探究现代金融体系信用机制的核心
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在信用之上,货币的创造来源于贷款。当市场预期收益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时,市场倾向于举债,货币供应增加,反之则是货币供应收缩的过程。当市场的产出和消费能力快速扩张时,经济高增长周期往往伴随科技突破和投资机遇,企业和居民愿意负债消费。相反,当市场预期放缓,投资收益下降,信贷的创造就变得困难,企业缩减扩张,导致失业率上升和居民消费下降,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利率来刺激市场,调整货币供应和热度,以避免经济衰退的发生。货币政策宽松配合政府扩大支出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市场收缩螺旋的发生,并避免金融体系的重大打击。
大家信心还在,挤兑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既阻止了市场收缩螺旋的发生,又避免了金融体系跟着遭受重大的打击,让各个行业都有机会从经济低谷中逐步复苏。在实践中,货币政策是经济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调整利率之外,还可以通过货币供给、外汇市场干预等手段来调节经济,以实现稳定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目标。
当然,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利率已经被压到了极低水平,但市场仍然没有举债的欲望,这时就需要其他的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比如财政政策的支出,或者改革措施来提高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等等。另外,货币政策工具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因为货币供应的过度扩张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货币政策的使用需要权衡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市场预期、实体经济状况、通货膨胀风险等等,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总之,货币政策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稳定市场、刺激经济增长、防止金融危机等等,但同时也需要谨慎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滞涨经济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紧密相关
能否通过降低利率来永远保持经济繁荣呢?事实上,政府干预经济总是有代价的。凯恩斯主义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滞胀,即在经济停滞的同时,伴随着高通胀和高失业率。即使货币政策再宽松,也不能刺激经济复苏,反而可能导致通胀进一步加剧。80年代美国的滞涨周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应对滞涨,美联储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即加息和收紧货币供应。这导致市场进一步冷却,失业率进一步上升,企业倒闭,金融体系受到冲击。当然,政府干预经济总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要控制通胀,就必须承担短期经济衰退和失业率飙升的风险。这也为美联储当前加息提供了一个参考模板。
流动性危机:美国货币政策取舍下的冲击
美国在08年经济危机之后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并不多。在08年至2022年期间,美国一直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市场供应大量货币。当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着美国通过购买商品和输出信用来缓解宽松货币政策的代价。但是,美国政治的变化却让这种趋势终止了。所谓的“美国优先”政策导致经济全球化和大国之间的贸易脱钩变得非常明显,而乌克兰问题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逆全球化的趋势。再加上货币政策错误的配合和疫情的影响,美国不得不印钞票来应对经济危机,这导致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必须要面对货币政策的抉择,是继续宽松货币政策来维持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还是加息来控制通货膨胀。结果表明,美国政府选择了后者,但这也必然会冲击金融体系的安全,因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此前的文章已经指出,既想要抑制通货膨胀又想要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最终可能两个都无法得到。市场呈现出美联储不敢加息的样子,但实际上,2022年美联储已经加息了425个基点,这给金融市场信心造成了巨大冲击。
总结
2023年,全球金融市场面临更艰难的局面。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使用了大量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风险积累。一方面,加息可以遏制通货膨胀,但也可能刺破金融资产泡沫,引发流动性危机,从而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继续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失控,但长期过度使用会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出现流动性陷阱。以债养债的方式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把风险推后交给未来,加剧未来的不确定性。
历史告诉我们,经济会经历周期性的波动,但人们很难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无论采用哪种经济干预工具,过度依赖金融工具都可能导致成本大于收益,让人们面临两难的境地。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市场反噬可能会让人不堪重负。因此,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谨慎行事,避免长期的风险积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