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出生于60年代,从企业上班到离岗经商,经历了三十多个春秋,从计划经济到自由贸易。确实让我见识了很多很多的。记得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段时间,最流行的宣传方式只有电视广告或者刊登报纸。打开电视或者翻开报纸,随时可见:寻人、征婚、来料加工等多则广告。那时老人过寿,子女都会在电视台点歌,以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作为生在江苏的小编,接触最多的当属南京的《扬子晚报》和《时代快报》。每天的首要任务就是先买份报纸。来了解昨日所发生的大事、小事。报纸每期大约有4-6张版块,时事、经济、笑话、历史、故事连载等多块内容,报纸的中逢还夹带广告。那时的广告费用都是以“字"来衡量,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广告,那价格与当今的电视黄金时段差不了多少。
可到了90年代末到20年代初,电视、电脑的普及,人们的思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事情也不再靠猜测、取征。打开电脑上网查询便会略知一二。尤其是这两年,智能手机的普及,完全取代了电脑。不懂的、不知的,去百度或者《今日头条》都能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网络的盛行,给各行各业也带来了众多的商机,人们也不再故步自封,在家或者在路上都可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事情。人们常说信息就是金钱,掌握信息才能把握机会,就拿这次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来说:苏州张家港某镇一个月期间就拥现出上百家口罩厂家。每天生产出的口罩量大约在1亿只左右。他们的销售渠道完全依赖于网络。是网络给了他们最大的利润空间……除了产品信息这一块,我们还接触了《抖音》《快手》等信息平台,有了粉丝可以卖产品、有了名号可以开直播。让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的转换……
靠《抖音》或者《快手》成名的网红多如牛毛,最出色的当属我们熟悉的网红“辛巴",在武汉防控疫情期间,他个人捐款达1.5亿之多,他的资金来源完全靠的是人气和网络。所以说:网络平台给人的发展空间确实很大,在《头条》运营之初,根本没有多少明星入注《头条》,可在这两年,那些有名气的明星也纷纷加入了头条。他们也想借助头条的力量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您说不是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