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旅游服务贸易(外需增长放缓须警惕)

在国外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服务贸易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日前,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1-8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39375.6亿元,同比增长20.4%。8月当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437.9亿元,同比增长17.6%。

从数据来看,知识密集型服务仍是亮点。前8个月服务贸易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1-8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6432.7亿元,增长11.4%。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推进和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大量服务贸易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能更高效地提供服务,特别是服务外包在信息技术服务、高技术服务这些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旅行服务进出口同样保持增长。1-8月,我国旅行服务进出口5426.6亿元,增长7.1%。旅游服务的进出口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疫情暴发以来,受国际交通运输的限制,我国旅行服务贸易逆差大幅下降,近期,在海外留学等需求的支撑下,旅行收支规模有所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1-8月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29.5%至1210.8亿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若锦分析称,逆差持续下降,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趋于提升,这得益于我国不断完善服务贸易政策体系,搭建服务贸易发展载体和平台,促进服务进出口高质量发展。

服务贸易稳定增长得益于今年以来我国一系列贸易促进政策效应的发挥,尤其是9月召开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为服务贸易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能。“服贸会的举办对于促进服务业发展、满足国内消费性和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质量和竞争力都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张建平表示。

尽管1-8月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较快增长,但是下一阶段压力仍然不小。外需增长放缓是当前外贸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

9月美联储预测美国今年GDP将增长0.2%,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今年三季度、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接近0。这使得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在回落,据世贸组织数据显示,全球68个主要经济体整体出口增速由一季度的14.9%,下降到二季度的11.9%。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些主要市场进口需求在下降,一些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在高企,对一般消费品形成的挤出效应在增加。前一段时间,很多国外的进口商购买的货比较多,形成了高水平的库存,现在要消化库存,对新的订单释放就形成制约,疫情导致的“宅经济”需求也在下降。

据王受文介绍,外需下降不仅是中国企业的反映,东南亚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企业都感觉到订单在减少、需求在减少。所以,外贸当前面临的大背景就是外需增长放缓。

在未来承压较大的情况下,要稳定服务贸易增长,利好政策还得持续加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此前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研究推动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包括大力促进数字贸易、技术贸易、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出台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遴选试点成效显著的地区,升级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进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提质升级扩围等,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有望稳步提速。

张建平也认为,要以服贸会为平台,把国家在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尽快落实到位。“这需要开展大量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在开放条件下很多领域都涉及到具体的管理监督规则和制度,未来在制度建设方面也需要同步推进,与时俱进。”他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