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剑桥方程式有哪些(如何判断你的钱是否还值钱)

这个社会到底需要多少钱?你的钱是否还值多少钱?

 

有个叫做费雪的说,假设以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是交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因此,费雪方程式亦称为现金交易说);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

MV = PT或P = MV / T。

 

通俗的说,就是社会上流动的钱越多,物价越贵。这个解释很好,很好的解释了最近20年的房价上涨。最近10年中国的m2增长了大学四五倍吧。要不是房价吸收大量的钱,物价估计得涨疯了。随便查了一下数据,2008年到2019年的11年时间里,广义货币供应量从47万亿增加到194万亿。

2000年到2019年的M2

剑桥的砖家叫兽则是这样认为的。剑桥大学教授庇古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货币的价值》一文,提出M=kPy的货币需求函数,即剑桥方程式。式中y表示实际收入,P表示价格水平,Py表示名义收入,k表示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收入的比率,因而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和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收入比例的函数。

剑桥

通俗的说,就是:货币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也就是说,钱多了就不值钱了。跟费雪类似,但是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咱也不是学经济的。估计是费雪看到了物价上升,而剑桥老古董看到了钱的本质,不值钱了。

费雪重视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 , 强调货币的支出;剑桥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 强调货币的持有。

 

不过我还是有点晕,没有彻底搞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

而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

凯恩斯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是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导致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偏好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

好了,开始说人话。就是说,利率高的时候,钱就不值钱了,人们都愿意持有债券。利率低的时候,甚至非常低的时候,人们都愿意持有现金,现在整个社会的(货币)钱的需求非常大。大到什么地步呢?出现了流动性陷阱。

 

这个凯恩斯,我最讨厌的就是他,他还有好几个理论,不仅仅出现在这个地方,我现在还没彻底学明白。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因此,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就是从货币需求入手的。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永恒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作用,弱化社会成本变量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比如说公务员吧,有的地方的公务员不如农民工到手工资高,不要喷我啊,农民工很多都是300或者400一天,公务员月到手9000的不多啊。不过他的恒久性收入可能更高,他更加敢于消费,买房,买车。而农民工今天有活明天可能没有了,他不怎么敢消费啊。

本人理工男,现在学点经济。解释的肯定也不对,谁要是有更对的解释,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