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大家一起分享“深度认识财务报表-应收账款项目”
1、核算范围
很多财务人员虽然经常使用这个科目核算,但该科目的核算范围并未理解清楚。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应收账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二、本科目可按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按应收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保费收入”等科目。收回应收账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解析:从应用指南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应收款项都应该使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应收账款主要核算企业主要的经营业务产生的应收款项,而企业间的往来借款、保证金、押金、部门备用金等应当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2、应收账款的形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却暂时未收到现金的情况下会确认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3、审计如何认定应收账款科目
认定方法:检查业务合同;函证;抽查大额、异常凭证
(1)检查业务合同
主要通过检查合同,判断企业所确认的收入是否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企业是否存在多或者少确认收入,从而判断应收账款的合理性
(2)函证
通过向客户发往来询证函(详见下表),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函证方法:审计人员向企业取得被函证单位信息,审计人员填写好函证后经被审计单位确认盖章后,由审计人员亲自发快递函并记录相关信息,被函证单位确认后直接快递至审计人员处(对于金额较大或者所取代资料可靠性较低的往来单位,审计人员可以选择亲往查看被函证单位的真实性)
(3)抽查大额、异常凭证
审计人员会抽查大额、异常记账凭证进行检查,与合同及实际收款情况进行核对,判断应收账款确认的依据是否充分合理。
以上为应收账款的记账确认和审计认定的基本方法,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都应当多从业务性质去分析和判读应收账款确认的正确性,审计人员也会结合其他相关科目进行审计,或者依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的审计程序。
举报
评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