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估值就是准确的评估企业股票的内在价值,利用股票价格与企业价值的背离,以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相当大的折扣价格买入股票,在股票上涨以后以相当于或者高于价值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一般情况下在同行业内部公司与公司之间进行比较可以找出在市场上相对低估公司,这就是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是要求更精确的揭示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价值洼地;是最直观的解决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价值 能够显著提升的股票,寻找价值洼地一直是投资者选股的一条主线。那么如何寻找挖掘价值洼地品种是投资关键。寻找价值洼地的目的还是要回到价值投资的理念上来,投资者通过对上市公司的企业估值的研究来寻找其中的价值洼地,实现低吸的梦想。
价值投资的基本策略是利用股票的价格与企业价值的背离,以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相当大的折扣买入股票,在股票价格上涨后以高于价值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得利润。因此,估值是价值投资的前提,基础和核心。价值投资者在找到具有连续性竞争优势的企业后,为保证获得利益,需要对所投资的企业进行估值,即准确的评估企业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比较股票的价格,作出买卖决定。进行企业估值的逻辑是在于‘价值决定价格‘,上市公司的估值通常有两种。一,是相对估值,如市盈率估值,市净率估值。二,绝对估值,如股利折现模型估值,自由现金流模型估值。
A,相对估值,反映公司股票目前的价格是处于相对较高还是相对较低的水平,运用相对估值得出的倍数,再用于不同行业之间,行业内部不同的企业之间的相对估值水平,通过行业内不同公司的比较,可以找出在市场上相对被低估的公司,相对估值容易掌握,也在市场上广泛运用,相对估值常用指标有;PE(市盈率),PB(市净率)。使用相对估值法需要结合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状况,公司基本面情况相结合来分析。缺点是,如果市场出现大幅波段,市盈率,市净率的变化也比较大。这样可能出现对公司估值误判。
B,绝对估值,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相比较,绝对估值的优点在于能够较为精准的揭露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但是如何正确选择参数则比较困难,如;未来股利,现金流的预测偏离,贴现率的选择偏差,都能影响绝对估值的准确性。股利折现率模型采用了收入的资本比定价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然后将其折现得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下面我们看看股神巴菲特是用什么方法把复杂的公司估值简单化的,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
1,内在价值只是一个估计值,企图精确估值是很难做到的,公司估值,是一个公司在其余下寿命里所产生的现金流的折现值,内在价值是一个估计值不是精准值,而且还是一个利率或者现金流量改变时必须更改的估计值。巴菲特强调;内在价值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符合逻辑的手段,因此企图精确估值很难做到的。
2,采用折现现金流法进行估值;具体估值方法,巴菲特认同折现现金流法,他在2000年年报中引用了《伊索寓言》的经典句子。‘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的说法。本意就是说明确定性最重要,巴菲特认为;‘一般的评估标准,诸如股利收益率,PE,PB或者成长性,与估值评估毫无相关,除非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家企业未来现金流入或者流出的线索,如果一个项目前期投入超过项目建成后其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成长性反而会摧毁企业的价值,成长时价值评估的因素之一,但是这种成长性如果没有现金流做说明,就会造成负面因素。
3,对现金流的确定,巴菲特坚持用自由现金流,他认为这是相对估值的死穴。企业财务报表遵循的是【会计分期】的假设,人为的将一些公司的经营周期切割为一年,但是实际情况会计年度与公司的经营周期经常不合拍,不少公司的收益经常出现波动,比如说;非周期性公司与周期性未来十年内年均利润为一亿,但是非周期性公司的估值可能是25亿,而周期性公司的估值可能是10亿或者6亿。究其原因,如果从利润是看不出来的,原因就出在自由现金流上,周期性公司为了同样的收益水平,往往要增加营运资本和长期经营资产,这样自由现金流比非周期性的公司自由现金流低很多,大体预估资本支出和营运资本的追加,也比精确的现金流折现重要的多。
对于折现率,巴菲特选择用长期国债利率,他看重的是机会成本,也就是一只股票未来的收益率如果跑不赢长期国债的话这样的公司没有投资价值。面对估值的不确定性,巴菲特提出了两点解决办法。一,坚持在买入上留有很大的安全边际。二,培养自己的能力圈原则,固守自己的自己能理解的行业。
也就是说我们投资者要想做到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的话,最好确定一个或者两个自己比较熟悉 的市场和行业领域集中精力,不断去研究跟踪挖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