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流动性:
企业流动性概念,从狭义角度来看,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资产在价值不损失情况下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偿债能力是企业即时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反映个体企业流动性状况的指标一般采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里我们以流动比率作为主要的分析指标,一般而言,此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流动性就越强。
流动性因素:
下面要区分个人或企业的四种流动性因素:
(1)实物流动性;
(2)通过现存物品的可抵押性形成的流动性--抵押流动性;
(3)由时间过程中获得净收入而形成的流动性--未来流动性;
(4)由未来净收入的抵押性而形成的流动性--预支流动性。
(一)实物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与其所拥有的支付手段(钱)有关。除了钱之外企业还可以支配经济物品,这些经济物品以不同的强度服务于经营性企业。除了钱之外,这些经济物品也是流动性的载体,即它们给予企业交换能力。这些交换能力是由这些物品在市场上的销售能力得出的。这种建立在销售能力基础上的流动性是由多层次的形式组成的:即物品有不同的流动程度。一种物品的流动程度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物品的技术或社会性质;
(2)在市场上寻找购买者的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
(3)从开始寻找购买者到出售的时间跨度;
(4)市场情况,即促使顾客购买这一物品的考虑。这些因素确定了顾客的决策范围以及供应价格。
如果考虑将上述因素用以评价物品流动程度,就可以明确表示出企业的流动程度。一个企业如果:
(1)属于其的可销售的物品的数量越大;
(2)能越快地利用物品的销售能力;
(3)出售者在将物品出售时必须接受的价值损失(减价)越少,则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高。
如果用考虑必要的时间间隔、价值损失和交易成本的情况下的物品存量的销售能力来表示实物的流动性,则当一个企业的物品存量的实物流动性越高时,它的偿债能力就越大。
(二)抵押流动性
除了用现存物品的销售能力表示的流动性外,一个企业的流动性还可以由其他获得流动性的方法来影响:现存的物品可以在信贷机构抵押。这样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与部分资产的可抵押性及信贷机构提供抵押贷款的意愿有关。
通过抵押获得流动性有原则上的优点。首先所抵押的资产必须不得销售。根据约定的担保形式业主可以继续使用这些资产。对于流动性程度较低的物品必须估计,这些物品不能很快出售,并且在出售时会有较大的价值损失。如果物品是有抵押能力的,可以很快且没有价值损失(减价)地获得流动资金,但是要承受利息。然而信贷机构有抵押放款限额(放款比例):抵押放款限额是根据抵押物品可能得到的销售收入计算的。因为银行往往对相关的销售市场没有深入的了解,并且不能避免销售收入的波动,因此往往很谨慎地确定放款限额。
因此,通过抵押所能获得的资金可能要比物品出售所能获得的更少。然而按照不同的法律规定,这些资产往往是属于债务人所有的,并且如已经说明的,可以避免价值损失。
(三)未来流动性
根据企业的物品存量及其在评价时的实物流动性来判断一个企业的流动性可能是片面的。当仅仅通过对现存物品出售收入的估计或仅通过对这些物品的抵押来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时,似乎未来是不能获得收入的。所有未来的(净)收入都不予考虑。当企业清算时,这种假设是合适的。
在企业继续经营的通常情况下,为了测定未来流动性(财务计划),就要将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款相对比。这里要考虑在计划时已知的、已经在合同中规定的支付,以及在目前的决策中估计未来才能实现的期望支付(销售收入、租金收入、能获得的利润和利息,工资支出、原料、利息及设备支出等等)。
(四)预支流动性
类似于通过现存物品的抵押所获得的贷款,也可以在信贷机构用未来盈余(利润、净收入)进行抵押:银行不是通过现存物品担保,而是相信企业的未来净收入而提供贷款。
用未来净收入抵押意味着,现在提供的资金对应的是债务人(无担保的)承诺:将来准时按合同约定的支付利率和偿还贷款。对接受抵押的机构(银行)提出了检验接受贷款者未来支付能力的问题(信用检验)。由于存在对未来净指标衡量标准
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测算各类指标与企业流动性的关系。但由于各类指标之间往往具有较高的自相关性而无法通过检验,因此针对企业流动比率、企业存款/M_2、企业贷存比、M_2/GDP这四项指标,只能根据历史数据特征以及经验判断来定义其衡量标准。
风险及其形成:
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资金筹措不力,现金流动不畅,发生停滞、断流等,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形成的风险。
中国香港最大的华资证券投资公司"百富勤"集团,就是因为现金流动性风险过大,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资金周转困难最终导致破产。
形成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即对营运资本(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的管理。包括对短期投资、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管理,设备过度的投资、经营活动中资金调度安排等,这些都影响企业的流动性,从而形成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1.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发现流动性风险
图反映了资产负债表内及资产负债表外流动性风险来源。
2.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发现流动性风险
图反映了企业现金流量形成的流动风险。
【例】××公司出售一项投资的盈余或者损失。如果一家公司估计可以从卖出一个工厂中获得1亿元的收入,但是最终只得到了0.75亿元,实际上就出现了0.25亿元的意外现金流量短缺。或者如果这家企业预期1亿元的营业收入,但必须向供货商额外支付1亿元的销售成本(反映在销售账面的销售成本上)也同样出现了现金流量短缺。
评估指标体系:
1.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
反映企业流动性的指标,通常有以下16项,见图。
2.设置企业流动性风险控制标准
流动性风险管理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设定目标、标准及容忍度等。
反映企业流动性风险大小的指标可分为3类,最基本的主要指标有3个: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短期现金偿债倍数。辅助性比率指标有7个:现金流量指数、经营现金流量指数、经营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维持现金流量能力保障率、经营现金流量偿债贡献率、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均衡匹配率(现金短缺率、现金余裕率)。参考性比率指标有3个: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这些指标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企业的流动性,因而也反映了流动风险的征兆。企业应该抓住主要指标进行风险评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