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变动的替代效应,指的是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就越愿意用多劳动来代替多休闲。
工资变动的收入效应,反映的则是工资率越高,个人越有条件以较少的劳动就能换得所需要的收入和消费品,因而就越不愿意增加工作时间即劳动的供给。
这两种效应都是工资率提高的效应。当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则会随着工资率的提高而增加,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曲线斜率为正值。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量则可能随着工资率的提高而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即曲线斜率为负值。
工资率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工资率很高时,收入效应将会大于替代效应。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供给曲线会从向右上方倾斜转为向左上方倾斜。
假定只有两个时期:今年和明年。改变利率相当于改变今年消费与明年消费的相对价格,具体地说,提高当前利率相当于提高今年的消费价格,降低明年的消费价格。
根据价格变动的效应分析,利率变动的效应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替代效应,利率上升,替代效应趋于减少今年消费,增加明年消费,即利率上升时,替代效应趋于鼓励储蓄;
另一部分为收入效应,利率上升,收入效应趋于增加今年消费,减少明年消费,即利率上升时,收入效应趋于减少储蓄。利率下降时的效应恰恰相反,利率的总体效应是不确定的。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利率提高会提高人们的储蓄水平,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向右上方倾斜的可贷资金供给曲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