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电力市场化交易解读(电力市场化交易有何好处)

对于企业来说,电费是每个月一笔不小的开支。目前,广西正在实施的电力市场化交易,几年来为广大企业节省了超150亿元电费。那么,电力市场化交易有何好处?连日来,记者走进了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和南宁部分企业,对此进行探访。

电力用户

享受改革红利 节约用电成本

电力市场化交易受益最大的就是作为用电大户的工业企业,电价降低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降低。

“目前,我们开发区共有64家企业参与了电力市场化交易,最大的收获就是实实在在地节约了用电成本。”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开发区通过电力市场购电2.7亿千瓦时,平均每千瓦时电可以节约用电成本0.0861元左右,比原来的电价降低了14%,节约成本23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园区企业复产、满产、增产。

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立电力交易中心正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2016年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挂牌成立。该中心是国内首家由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第三方机构等组成的股份制电力交易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作为广西唯一的电力交易平台,在政府监管下建设维护广西电力市场,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电力交易服务。

据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马琼介绍,该中心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密集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精神,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精细测算交易空间,丰富交易品种,现已推出年度长协、月度竞价、增量交易等11个品种,以满足市场用户的需求。

电力交易方式的转变,最直接的好处是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活跃、交易量增加以及降成本。随着广西在全国率先实现火电全电量进入市场和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用电的基本放开,电力市场交易量一路飙升。3年来,广西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突破1700亿千瓦时;市场主体逐步实现从35千伏及以上用户到10千伏及以上大工业用户和部分工商业用户,累计注册市场主体达4346家,较2016年166家增长近26倍;累计组织交易144批次,交易参与率高达82.75%,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超150亿元。

发电企业

拓宽清洁能源消纳空间

电力市场化交易给用电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而对发电企业来说,更意味着深刻的市场变革。

“以前要按计划发电,发出来的电按照国家规定的电价进入电网。直接交易后,就要求我们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发电成本,这样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在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计划营销部主任邓海涛看来,电力市场化改革带给发电企业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在下调电价、向用户让利的同时,企业要通过增发电量才能获得更多收益。

此外,由于电力市场化交易规则鼓励节能环保机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能效标杆企业优先成交,促进了市场主体节能减排。邓海涛说:“大唐集团在广西水电装机容量917万千瓦,占全区水电装机容量1680万千瓦的54.5%,参加水火发电权交易以来,大唐广西火电成交52.24亿千瓦时,水电成交33.67亿千瓦时,让我们的水电机组充分参与到市场交易中来,有效解决了‘弃水’问题。同时火电机组也增加了收入,缓解了经营压力。”

记者了解到,广西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3年来水火(核)置换电量累计突破70亿千瓦时,促进广西实现“零弃水”。同时,充分依托西电东送平台,根据广东电力缺口情况及区内电力企业生产情况,组织广西送广东临时电量交易,积极开展自备电厂停机交易,累计增加清洁能源消纳空间72亿千瓦时。

电网企业

做好服务 扩大电改惠及面

电力体制改革后的新模式促进电网企业加强角色转变,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积极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相关部署,在实施一系列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举措基础上,今年初制定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40项举措,在降低接电成本、简化报装环节、缩减接电时间等方面再次“加码”,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安全可靠、竞争力更强、效率更高、成本更优的营商环境,助力广西南宁经济稳增长。

皇氏集团华南乳品有限公司在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的指导和帮助下,参与到电力市场化交易中,目前已累计成交电量1753万千瓦时,电价平均降幅0.0861元/千瓦时,降低用电成本150.9万元,其中,2019年上半年成交电量628万千瓦时,降低用电成本54万元,达到了降本增效的预期,为企业生产经营节约了成本。

在改革红利释放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广西500家主要大工业用户开工率达70%以上,创5年来新高。今后,电网企业将重点做好电力市场服务,确保用户安全、稳定用电。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詹硕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客户的“获得电力”指数,例如缩减报装时间、提高办电效率、低压免费报装等,让客户实现提速、降费,提高客户满意度。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冯梓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售电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 010-56002763,邮箱 hz@people-energy.com.c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