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由北师大主办的国培计划官微“微言国培”,将浏阳探索师德“多主体多元”评价改革模式工作经验作为中西部优秀国培项目进行推介。
近年,浏阳市大力推进“国培计划”——湖南省师德养成教育示范县建设项目,以师德师风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创新评价改革项目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可视化等举措,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常态推进师德培育涵养,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打造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教师队伍。
浏阳:
探索师德“多主体多元”评价改革模式
浏阳市于2019年成功申报“国培计划”湖南省师德养成教育示范县建设项目。该市在示范县建设过程中,以师德师风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打造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教师队伍。
一、实施背景
为深入推进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规范依法从教,该市在20世纪初启动师德师风建设评价工作,将师德评价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前提和依据。2019年成功申报湖南省师德养成教育示范县建设项目后,将师德师风建设评价工作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断深化师德师风评价改革,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探索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多主体多元”评价改革模式。
二、主要做法
1.评价改革项目化,强化顶层设计
成立市级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依次以“规范行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优质施教”“爱生奉献、幸福从教”为项目主题,结合“党建+师德师风”工作要求,开展“清风树美”“涵养悟美”“魅力共美”行动。突出规则立德,出台《遏制“黄赌毒酒(醉)驾”等违法行为“六个一律”》《坚决遏制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家养“五个严禁”》和《进一步规范校长(中心主任)权力运行十项负面清单》等文件,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和纪律教育。突出典型树德,持续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如名优教师、魅力教师、师德标兵等,不断营造教师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突出清廉育德,扎实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构建政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朗的“四清”教育生态。
2.评价主体多元化,严格考核管理
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根据《浏阳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评分标准》7大项目,23条细则开展多主体多元评价。一是教师自评。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自查,每位教师要报告本人遵守师德规范、职业道德的情况。二是民主评议。由学校师德考核工作小组组织全体或教职工代表对被考核人进行评议。三是服务对象评议。学生、家长等服务对象对被考核人进行评议,班主任在本班评议,任课教师在其所教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进行评议。四是考核工作小组评议。考核工作小组按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日常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量化考核。教师自评、民主评议、服务对象评议、考核小组评议分别按5%、15%、20%、60%折算后得出被考核人师德考核成绩和等级。五是第三方机构测评。年终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全市教师师德师风表现情况进行民意测评,测评结果纳入对局直属单位和乡镇(街道)教育发展中心年度考核评价。
3.评价结果可视化,发挥效能运用
坚持评价与运用相结合,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和定期通报制度。实行师德一人一档,建成全市在职教师近5年师德师风考核结果数据库,健全评优评先联审制度。一是严格招聘引进,把好教师入口关。建立教师准入信息集中查询制度,强化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对曾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实行行业禁入。二是把师德表现、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称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将基层学校校长(书记)师德养成履职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三是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对教育发展中心、市直学校(幼儿园)的党建、文明创建、教育督导、年终绩效、初中质量评价等考核评价体系。四是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取消在教师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方面的资格。
三、取得成效
1.教师队伍活力不断激发。建立了机关干部、局直属学校、乡镇(街道)教育发展中心季度考核点评制度,在本级真抓实干激励督查工作项目中设立“师德师风建设典型奖”,推动基层学校和教育发展中心跳起来摘桃子,营造了以上率下、赶学比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引导教师在依法从教的前提下不断精进业务,开拓创新。1人获全国“师德标兵”称号、1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人获省特级教师荣誉,1人获省“最可爱乡村教师”。
2.教师专业成长得到引领。组织了系列沉浸式研修,选派40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者培训,30个名师工作坊开展“坊”间诵读活动,让诵读涵养师德走心、走实。推出传统文化涵养师德教育系列活动。组建市级师德培训团队,送课下校培训40多场次,师德优秀事迹宣讲60多场次,覆盖面达10000多人次。创成湖南省思政课改革创新示范区,师德养成教育示范县建设项目获评省级A类。
3.教育发展生态得到净化。建成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政治根基不断夯实,“六个一律”“五个严禁”“十项负面清单”的实施,有效净化了教育生态,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