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证券化率的正常范围(证券化率能判断股市顶部和底部吗?)

证券化率一般用一个国家证券市场总市值与GDP(或GNP)的比值来表示。

美国这一比例长期与GDP相当,或处于1-1.5倍之间的位置。科技网泡沫期,次贷危机前,该指标分别达到过1.5和1.4。有数据显示成熟资本市场国家,证券化率会在0.6-1.2之间波动,显著高于或低于这个区间,可能说明当时的资本市场被整体低估了。

那么用这个指标衡量一下A股,会如何呢?

咱们的GDP从前也曾经高增长,但05年以前的股市始终是熊市,知道06-07年突然大爆发,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发酵,全球都进入的避险时代,08年无论是经济还是A股都不能幸免。

GDP同比与沪指

从GDP与A股叠加图来看,A股似乎能够反映一部分经济的情况。但05年以前的下跌,与15年的上涨是没法用经济增长指标的来衡量的。所以,笔者在之前文章就提出:“A股是政治经济晴雨表”的论述。

回到本期主题,证券化率,将证券总市值与当期GDP相除,计算出的粗略证券化率,如下图:

证券化率与沪指

从图上可以看出,A股的证券化率与指数走势,几乎完全趋同,而部分差异是因为当期有较大市值新股发行,但总体趋势几乎一直。那么通过证券化率去判断A股是否高估或低估,显然很难找到答案。可能说明A股的价格形成机制仍不完善吧。

硬要说的话,咱们现在A股的证券化率约48%,2007年超过了100%,2015年超过了90%,记得当时就有一些专家学者拿证券化率说事儿,按欧美长期超过100%的证券化率,说A股没有过度高估,只是涨幅较大,现在看来,似乎可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