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今世界,资本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推行了市场经济的其他政治制度的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但早期资本的诞生都离不开对现有制度的打破和对广大人民的迫害。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尾都是鲜血。”
那么资产阶级是如何从广大人民手中夺得他们所想要的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为我们进行了一个系统的阐述。
马克思
为无产阶级呐喊的作者
一提起马克思,大家肯定不陌生,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他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在之后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小时候出生的环境。
马克思出生在十九世纪的普鲁士,早年的他有很多兄弟姐妹,但最后长大成人的却不多,马克思父母对马克思也跟大多数当时的父母一样,将他送到学校读书。而马克思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自由民主的思想,在大学的毕业论文中他也大力宣扬了启蒙思想。
这在当时军国主义思想盛行的普鲁士是不允许的,于是他将论文转到别的国家的大学审核,最终成功毕业,成为《莱茵日报》的一名主编。而之后影响他日后思想的著名案例—“林木盗窃问题”也是在这时候出现的。
当历史的车轮到达十九世纪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而作为当时急于崛起的普鲁士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便在当时仍然是地主经济盛行的德国展开工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
但这个变革并没有让德国民众的生活变好,所有的经济效益全部流入当时的容克地主阶层,而德国的广大民众根本没有对此受益。很多人因为饥饿被迫前往树林拾取一些树枝和野果用来取暖与充饥,并且无意破坏了一些牧场和狩猎场。
而当时的《普鲁士法典》则规定私自前往树林进行砍伐和破坏将被送往拘留所,但这仍然阻止不了饥饿的民众,有些人甚至希望进入拘留所就为了一口牢饭。而后的《普鲁士法典》经过了再一次的修订,将这个行为直接定义为犯罪行为。
马克思对此十分不满,1836年他义愤填膺地在《莱茵日报》中写下了自己关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强烈谴责了这些贵族不是从社会根源和社会矛盾来解决问题而是依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就范的错误逻辑。并且写出了自己对这条法律的修改和建议。
恩格斯
但这些很快就被普鲁士政府给压了下来。随后的1843年,马克思再次发表了一篇批判俄国沙皇的文章,之后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对普鲁士政府进行了抗议,而普鲁士政府也马上封禁了《莱茵日报》,马克思就此失业了。
但他在这个时期结识了虽然是个工厂主的儿子但对于工人群体十分关注的恩格斯,由此世界上最伟大的友谊诞生了,随后恩格斯资助马克思进行创作,之后更是参加了共产国际运动,让无产阶级真正成熟了起来。
而《资本论》这本书,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马克思用它为我们揭露了资本的本质—剥削。
马克思
土地为什么会成为资本的刚需
那么为什么土地会成为资本的刚需?我们先来看一下资本的“原始积累”同之前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的不同。在资本尚未诞生的封建社会,土地是归自耕农所有的,而自耕农则依靠着这块土地养活自己的一家子,男耕女织就此形成,世世代代务农也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小农经济,农民在这块土地挥洒汗水,一边忍受着地主阶级的压迫,一边面临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天灾或者战争。在近代之前不管是欧洲还是中国的农民都是这样过来的,但他们与现在的人不一样。
他们对这块土地有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同时对于生产工具也有使用权。而现代意义上的公司雇佣制,指的是雇佣劳动力,而这些个体劳动力并没有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举个例子就是你使用机床进行加工,但这机床并不是你的。
而自文艺复兴以来,东西方都开始向农民剥夺土地。于是便出现大量的圈地运动,如15世纪的英国贵族圈地运动,中国清朝将大量土地分给满清八旗。都是圈地运动。
文艺复兴
但英国的圈地运动是将大量圈地应用于资本主义发展之上,但中国的圈地运动则完全是满足地主阶级的私欲,让农民交租交税供他们享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给出了准确的定义,说:“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圈地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以英国的圈地运动为例。英国贵族将大量农民土地收归自己的腹中,这些土地将用来进行各种各样的集群生产,产生远高于之前个体经济的生产效益,由此土地也就成为了资本家原始积累的重要部分。
而圈地运动也由此导致大量农民的流离失所,农民失去了土地,他便一无所有,那么他们为了生存只好迁移到城市,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此来换取报酬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于是生产者与他原本的生产资料被强迫分离,而生产者变为了无产者。
而之前就掌握了一定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又再一次得到了扩大,他们又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帮助他们在新得到的土地劳作,这些被他们一手操作赶出来的新的无产者便是最好的人选。由此看来,因为土地引发的圈地运动帮助资本家完成了他们的原始积累。
英国圈地运动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上面提到,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身份产生了转变,那么作为剥削阶层的资产阶级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便是农业资产阶级他们在封建时代一般都是具有一定金钱基础的人,但也和农民一样受到地主的压迫,但他们能够为那些没有生产工具的人提供一些生产所需的工具,同时他们也因为有钱而可以雇佣一些人帮自己干活。
而在他们自己的财富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便开始不断通过与政府和地主的交涉来扩大自己的租地,变成租地农场主,随后逐渐取代了地主,而一些地主也逐渐转型加入了这个行列。
第二个是工业资产阶级,他们一般是由商人和一些小作坊主构成的。在文艺复兴之后,随着启蒙思想的崛起,大量对于商品的诉求使得这些人得以大发横财。由此逐渐由小商人慢慢发展为大资本家。并且他们也是之后推动工业革命的主力军和压迫无产者最狠的人。
大资本家
剩下的则是金融领域的,这些人则是由之前放高利贷的人和一些贵族组成的,而他们也依靠着把控国家经济命脉而成为了整个资产阶级过得最不错的一批。而且他们也推动现代金融行业等相关机构的建立。
看起来资产阶级比之前的地主阶级要稍微讲些道理,但他们只是换个法子迫害广大人民。那么作为迫害对象的无产者,上面则提到了是由那些破产的农民和流浪者组成,他们成群结队涌入城市,只为求得一份工作。
而资本家则通过雇佣他们来生产商品。由此一个雇佣关系成型。但这些生产者唯一占有的生产力便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关系,而这则依赖那些资本家提供的生产资料,于是资本家便开始各种压低工资以此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毕竟这些无产者唯一所能依赖的便是资本家。这些人口也就被迫进行着痛苦的转变,因为没有资本家给他们饭碗他们只能饿死,城市的人口大量增加,农村那些被抢夺而来的土地被大量用于扩建城市,建造工厂等集体工作设施。
工厂廉价劳动力
原始积累的过程
通过上面的阐述,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原始积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商人等资产阶级积累了足够的财富和影响力,他们迫切希望扩大生产赚取更多的利润。
第二阶段,抢夺农民的土地,让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并且成为廉价的工人以便雇佣他们来进行生产。第三阶段,封建社会的各种生产方式被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作为一个制度的变革,必然是要有牺牲的。以千万农民的血汗,人类文明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以公司为代表的大社会生产以极高的效率淘汰了个体的小农经济。由此土地与农民都被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剥削。
马克思
但大体上却促进了整个人类种族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将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一个大生产环境下,却让越来越少的人占据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由此新一轮的矛盾再一次被点燃。
《资本论》虽然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那时候的资本主义仍然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他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此时远远大于弊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