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内部价值链的概念(如何通过并购满足价值链升级需求)

下文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理论基础部分进行了简要介绍。

 

一、相关概念介绍

新零售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并购及并购绩效评价进行定义和介绍。

(一)价值链概念

价值链概念首先由波特提出,最初是指工业制造业背景下的企业中每一个创造价值的生产环节相链接,形成一个链条,指向最后的结果:经济价值的生成。

 

而后随着价值链概念的不断细化,顾客也被纳入价值链的概念中,形成了价值链的核心,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定位。

企业中的每个环节都作用在服务顾客以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利润只是价值链的产物之一。

进而随着对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拆分与组合,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构成了内部价值链,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的上下游之间构成了纵向外部价值链。

企业与同行业内的竞争伙伴构成了横向外部价值链。

(二)并购绩效概念

并购绩效是将企业进行并购活动之后产生的总体效益进行量化的概念,分析企业并购的初衷是否实现,评价并购目标的达成情况,衡量并购行为是否给企业带来正向效益。

包括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核心资源构成的优化、整合后协同的产生等。

并购绩效按时间划分可以分为短期绩效与长期绩效。

 

短期绩效的时间区间主要是指并购后一年以内,长期绩效通常指并购后五到十年的区间。

按量化的直观度划分可以分为显性绩效和隐性绩效。

显性绩效是指易于体现在资本市场及财报上的股价、财务指标等易于量化的指标,隐性绩效是指影响企业经营模式、利润构成等的非财务指标。

(三)新零售概念

新零售是指将线上线下购物渠道融为一体的购物模式。

在购物体验方面继承了传统线下零售的沉浸感,同时在服务方面有着互联网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鲜明特点。

而为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完善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也是必要的。

新零售区别于传统零售或单一电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及销售渠道的方面。

 

首先,新零售的核心是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打造良好的购物体验与提供优质的商品服务都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提升用户粘性。

这意味着新零售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是倾向于销售高利润率的产品或压缩成本降低价格以提升订单量。

而是重点关注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提供最能吸引顾客的产品内容及培养消费习惯。

从销售渠道的角度来说,新零售对全产业链的需求度更高,线上及线下融合的模式需要企业完善其战略布局。

同时经营打造线上平台、线下体验,加之强大的仓储配送能力,这意味着较高的资金投入,因此在全产业的布局完成后还需三者协同发力才能带来较为可观的利润空间。

(四)新零售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并购

结合价值链、并购绩效和新零售这三者的概念,即构成了新零售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并购活动。

 

在对新零售企业如何通过并购满足价值链升级需求的探究中,并购对象的选择及并购对价的支付方式是重要的思考对象。

(1)价值链视角下并购对象的选择

并购对象是一项成功并购的先决条件。

基于并购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需求不同,其在选择并购对象时通常有三种考虑角度。

其一,由于新零售企业往往伴随着更高效的采购和更快速的配送。

出于这种考虑角度,新零售企业会选择快递类具有规模性物流能力及仓储能力的企业进行并购,使采购、仓储以及配送服务得到优化和升级;

其二,新零售的概念本质是将线上线下的销售融为一体。

 

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新零售企业在并购对象的选择中会倾向于能使自身欠缺的线上或线下资源得到强力补齐的企业,以更好的实现自身线上线下融合的目标。

其三,新零售的核心概念是以消费者为导向。

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新零售企业会通过并购行业内的其他公司,有效扩大公司规模,在消费者的抢夺中获得先决条件上的优势,获得一定的超额利润。

(2)价值链视角下并购对价的支付方式

由于新零售行业对企业的规模性有一定要求,因此发生在新零售行业内的并购普遍都有着较高的并购对价;

同时为了完善自身价值链,并购活动也会相对较多;

另外,并购后为了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力,也需要一定的财力物力进行整合。

 

这对并购方资金的储备及稳定性有着较高的需求,而并购对价的支付方式可能会深刻影响着并购后企业的发展。

支付过高的现金可能会使企业并购后续整合、经营无力。

而发行股票若使得股权过于分散也会削弱并购方的话语权进而影响企业战略的规划和实现。

因此并购对价也成为新零售企业考虑的侧重点之一。

(五)新零售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并购绩效评价

为了合理判断新零售企业的并购行为是否实现了其价值链的升级,在对新零售企业并购绩效进行评价时应注意指标的选取。

在新零售企业的价值链升级活动中,并购后的经营模式、集团战略等非财务指标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传统的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的基础上,非财务指标的考量也应该纳入评价体系。

 

三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加全面和合理的评价出该并购行为对新零售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

另外,基于2019年新冠病毒传播使得经济形势整体走低的大环境。

在2019年至2021年的财务指标分析中,衡量企业财务能力的变化趋势时还应当引入行业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

以排除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新零售行业价值链升级视角下的并购绩效评价更为准确。

 

二、价值链视角下的并购理论基础

接下来,对价值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和市场势力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是美国的波特教授提出的以企业经济产出为最终目标、以企业各个生产环节为主体结构的一个完整的链条,其中经济产出即为企业的利润。

而生产环节包括研发、加工及销售等。

然而,随着1985年至今的不断发展,价值链理论被广泛的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成本管理中,而其内核也不再局限于生产的环节。

 

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大,包括了供应商及顾客甚至竞争对手等的诸多影响因素。

并且随着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演变,顾客资源的重要地位在价值链理论中愈发凸显。

而在新零售领域,价值链理论的覆盖范畴也早已不再是纵向的由原料到顾客的单一流程。

而是在线下实体零售价值链、线上电商平台价值链与物流仓储配送价值链的叠加之下,成为了更为复杂也更为高效的体系。

新零售与价值链的理论核心都是对消费者的吸引和争夺。

以集团的价值链目标作为底层逻辑去开展并购活动,可以使并购方快速获得优势资源配置并有效完善企业的产业布局,降本增效。

(二)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指出,企业的每一项对外的交易活动都存在着可以压缩的成本空间。

 

从并购角度来说,并购时考虑将和自身交易的上下游公司作为并购对象来打通交易环节可以进一步压缩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从内部资产结构优化的角度来说,如果企业自身供应链存在着相对优势,与供应商、分销商或顾客的交易成本便会大大降低,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少了很多不确定的风险。

在定价及销售渠道方面都能获得较高的自主性。

在新零售行业中,供应链的完善是重要的一环,而交易费用理论旨在引领企业不断优化自身资源结构,减少企业产业布局中因交易环节导致供应链受阻的可能性。

(三)市场势力理论

在多数的横向并购事件中,市场势力理论都提供着较为清晰的思路。

顾名思义,通过吞并竞争对手,使竞争对手的数量直观上减少一个。

同时还可以以并购后更大的体量去挤占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而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在当今各行各业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仅靠企业自身内部的力量去发展可能会使得企业在竞争中难以保持较好的地位。

通过对同行业企业的合并不仅可以快速使公司体量实现质的飞跃,更可以通过并购对同行的优势进行吸收学习,掌握被并购方的核心资源。

为集团带来新的动力,打造利润增长空间并使集团自身保持竞争优势。

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战略多元化的企业,与同行业、经营业务范围相似的企业进行合并可以有效实现资源的完善升级,这一点在新零售行业中的体现更为明显。

为了培养忠实的消费者群体,自身产品的全面是关键的一环,在市场势力理论下积极开展并购可以有效增加市场占有比重,分散经营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