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失业率怎么算标准(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6.1%)

近日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的电视电话会议,公布2022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31 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7%,其中16 岁到24 岁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18.2%,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严峻考验,大学生群体就业困难。

一、城镇调查失业率体现的数据特征

2018年4月,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之后按月发布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代替了原有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测算口径与国际统一,更能如实反映我国失业情况,也便于进行国际比较。

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我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2022年1月以来数据有明显上升,均突破了2020年疫情期间失业率的最高点。

 


 

2021年1月开始统计按户籍来源划分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情况,2022年1月以前,外来户籍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一般比本地户籍人口略低,外地人相对本地人更容易获得工作,而2022年2月后外来户籍人口城镇失业率超越本地户籍,且差距正显著拉大。经济下滑的环境下,大量外地人失去了工作。

 

二、城镇调查失业率的测度标准

城镇调查失业率的指标,在何种程度上反映我国失业的真实状态,涉及到指标本身测算的依据。

1.数据来源

城镇调查失业率采用的是抽样入户调查的方式,获得城镇常住人口的失业统计数据,全国每月调查约12万户,且调查样本每月按一定比例轮换。城镇调查失业率=失业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2.就业人口认定

(1)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上;

(2)在调查参考期内(通常指调查时点前一周),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了至少1小时;

(3)包括休假、临时停工等在职但未工作的人口。

举个例子,有人失去了工作,但用手机注册了外卖骑手,跑上几单,一周内超过了1个小时,就应该认定为就业人口,这点很值得商榷。

3.失业人口认定

(1)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上;

(2)没有工作但近3个月在积极寻找工作;

(3)如果有合适的工作能够在2周内开始工作。

对于积极寻找工作也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是在网络、报纸上搜集各类工作信息,是投出简历,还是得去用人单位面试,才算是“积极寻找工作”?有些西方国家明确规定了,只有付出了实际行动,才算积极寻找工作,如果只是浏览网页、看看报纸,并不属于付出实际行动。

三、城镇调查失业率能否反映经济形势的波动?

失业率的数据与经济形势并无太直接的关系,从长期看,在经济萧条时,失业率不一定上升,而在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不一定下降。原因就在于非劳动力,非劳动力并不在失业率的计算范围内,但却深刻影响着失业率的形成。经济萧条时,失业人员越来越多失去了找工作的意愿,退出了找工作的队伍,划分为非劳动力,不纳入失业人口,失业人口下降,失业率也有可能下降;经济繁荣时,一部分非劳动力又产生了工作意愿,开始积极寻找工作,重新计入失业人口,失业人口上升,失业率也有可能上升。因此失业率数据并不能较好地衡量当前的经济状况,也不具有预测作用。

国家统计局已推出一项新的测算指标,跟国际目前流行的测算方式接轨,即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用企业就业人员一周平均工作几个小时来衡量国家的就业情况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弥补失业率数据的缺陷。

目前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只有2022年1月至4月的数据,分别为47.5、46.7、47.3、46.2,网上还有一些零散的数据,待搜集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