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9日消息(记者 杨崇)3月28日晚间,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龙股份”)披露了2022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22年锦龙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同比下降75.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92亿元,同比下降198.31%。
公开资料显示,锦龙股份主要经营业务为证券公司业务,截至目前,其持有中山证券67.78%股权,持有东莞证券40%股份。
不过,从锦龙股份2022年年报中可以看到,两家证券公司业绩表现大为不同,公司业绩主要受中山证券业绩拖累。
中山证券营收、净利润持续下滑
年报显示,2022年中山证券营业收入4.14亿元,同比下降60.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9亿元,同比下降258%。
对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下降原因,锦龙股份在年报中解释称,中山证券部分持仓信用债券和股票的估值出现下调,自营业务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公允价值变动出现损失。受国内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中山证券投资银行优势业务受到较大的冲击,债券承销业务规模缩减,导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中山证券的业绩下滑,进而影响了锦龙股份业绩。
锦龙股份表示,2022年营业总收入构成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57.99%,主要因为中山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与期货经纪业务净收入减少。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215.88%,也主要是中山证券本期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损失所致。
事实上,最近三年,中山证券营收、净利润持续下滑。数据显示,2020年中山证券的营业收入为17.4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6亿元;2021年中山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0.5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920.88万元。
此外,中山证券被限制业务活动的处罚余波仍在。
2020年8月,深圳证监局对中山证券作出处罚决定:自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决定作出之日起一年内,暂停中山证券新增资管产品备案,暂停新增资本消耗型业务(含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融资融券业务、自营业务、需要跟投或包销的承销保荐业务),暂停以自有资金或资管资金与关联方进行对手方交易,包括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等。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2023年以来,有投资者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向锦龙股份提问中提到,“中山证券业务什么时候恢复以及未恢复原因?”对此,锦龙股份回应称,“中山证券相关业务的具体恢复时间有待监管部门通知。”
八年“长跑” 东莞证券仍在IPO排队
一边是中山证券业务恢复时间仍是未知,一边是东莞证券八年苦等IPO。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东莞证券正式启动IPO程序。八年时间,东莞证券一直排队候场。2022年2月24日东莞证券通过证监会发审会,但一直未获核准发行。2023年2月17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实施,东莞证券重新向深交所递交了IPO申请。3月2日,深交所已受理东莞证券IPO平移申请。
锦龙股份在年报中表示,未来东莞证券将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新的发展。
目前,排队IPO的券商包括:东莞证券、渤海证券、财信证券、开源证券、华宝证券和华龙证券等6家公司,其中财信证券和渤海证券进入“已问询”阶段。
业绩方面,锦龙股份2022年年报显示,东莞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2.99亿元,同比下降37.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22.41%。
东莞证券在招股书中披露,对于营业总收入减少的原因包括:华联期货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2022年度市场震荡下行,公司持有的部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跌。
对于净利润下滑原因,东莞证券则解释称:一是2022年度市场震荡下行,A 股市场成交量、成交额较去年同期下降,公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二是受承销保荐项目发行规模减少影响,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三是由于2022年度市场震荡下行,公司持有的部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
事实上,东莞证券此前业绩持续增长,其中,2019年-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86亿元、31.65亿元、37.0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37亿元、8.05亿元、10.17亿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