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业务战略(如何拆解到质量战略)

最近几个周末,实在有点忙不过来,停更了多时,其实本周也挺忙。本周6参加完OWASP的大会,做了《软件供应链安全系统工程》的主题发言,总体反响还不错。

 


 

周天,必须得抽时间来写写推文了。

今天群里,刚好最近群里有同学问:

如果想定义未来三年产品质量的战略规划,应该如何规划,从何入手?

如果我们事业部三年的业务战略有了,那么如何引导业务人员,一起来推导出未来三年的质量战略?

 

群里不太好说明白,所以干脆就再写一篇关于质量战略规划的内容,再进一步谈谈这个问题。

1.

关于质量战略规划的几个关键概念

首先,我们要理解,战略规划,其实是分层次的。也就是说,公司在做战略的时候,并非只有一个战略,而是分层进行战略规划的。宋老师的价值闭环体系就可以看出来,最顶层的是公司战略,最重要的是定方向。

 

有了方向之后,我们就会想办法进入战场获取胜利,实现财务与市场成功。战争的武器当然就是靠产品与服务更好的服务客户、更多地触达客户。因此,每个事业部或者产品线,就会制定各自的业务战略,而且通常会3年滚动规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年业务战略规划。

那么,公司还有一些关键职能部门,比如:研发、生产、质量、财务、人事,这些属于支撑业务更好运作的部门,就要思考业务战略要达成,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呢?

于是,就诞生出我们的,研发战略规划,生产战略规划,质量战略规划,财务战略,HR战略规划。

 

我专门查阅了一下关于战略的百度定义

 

从这个定义看,除了公司层战略可以称为战略,下层的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策略。

 

2.

业务战略规划的流程框架

 

既然,我们要制定支撑性的职能战略规划,必须知道业务战略3年滚动规划是如何制定出来的?见上图。

1.质量战略洞察

但是大家要注意,虽然质量战略规划与业务战略规划是有一个分层,但是在战略洞察这个环节,实际是一个互相促进与研讨的过程。

也就是说,业务部门在洞察环境与价值分析时,其实还没有确定战略目标和方向,仅仅是整理和分析信息。所以,要尽可能多的专业方向的分析与信息的汇总。

因此,质量部门,应该与业务部门同步做,进行质量战略洞察。

有同学问他,质量部门能洞察啥呢?我认为质量部门需要提交整理分析方面的信息:

1、看行业趋势:分析本行业或者跨行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有哪些最佳实践或者新的质量管理模式?是否有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出现,他们对质量管理的模式会有哪些影响?

2、客户满意度:各市场上,客户满意度情况如何?趋势变化如何?我们与竞争对手在满意度总体和各分项的差距如何?我们的优势、劣势?客户满意不满意的关键是什么?

3、研究竞争对手:这里要研究竞争对手,特别是标杆型竞争对手,他们的质量管理是如何做的?他们对质量人员要求如何?组织结构如何?用到哪些IT工具?还有质量部门演化原因的分析?可比的质量指标对比情况?整体质量运营上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距?

4、公司内部质量体系运营情况:客户满意度弱项与内部过程的相关性分析;产品与服务的关键质量指标,达成情况以及问题分析;内部主价值创造流程的运营效率分析;各关键业务岗位的任职能力分析;质量部门自身的人员任职能力分析。

5、看机会:这里重点是看改进的机会;质量管理模式创新的机会;提供更高客户价值的机会;

这个分析内容整体应该形成一个报告,与各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2.质量战略的制定

通过第一步,质量与业务部充分的沟通与启发,质量部应该理解业务战略的由来及其底层逻辑,业务部门应该也能清楚地理解,质量部门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支撑。于是,会对质量部门提出一些具体的支撑性要求。

因此在质量战略制定阶段,质量部门需要理解业务战略,然后进行支撑性分解。哪些如何分解?

1、对于客户满意度的策划

业务部门的要获取更高的客户满意,打赢竞争对手,那么在产品与服务的关键特性是什么?我们现有的QM/QA/QC,三个层面上,对这个关键特性是如何进行保障的,从之前的历史上看是否有改进机会?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是机会性差距还是绩效性差距?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弥补,实现超越?

大家要注意,关键要从3类差距分析:

如果是理解性差距,要从市场端的需求抓起;

设计差距,从新技术、新工艺抓起;

过程差距,从流程能力抓起,包括,人机料法环测;

另外,还要考虑,对这些特性的监控与度量体系如何建立?可以及时给业务提供决策数据。

2、内部效率提升的策划

业务目标其实通常也是要考虑,一个是产品服务的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另外,内部运作流程的优化,提升运作效率。

这个时候,一定要先明确,根据业务规划,对内部运作流程的关键特性的要求。是要灵活性,还是高度一致性?是关注周期,还是关注结果质量?效率优先还是风险优先。分析清楚后,才能确定改进的策略。

此时,很有可能会有,关于成本消减、风险控制或者问题响应方面的目标要求。

有同学可能会问题?

我是质量部,不是就管质量吗?为啥还要管,成本呢?

这里大家要注意一点,流程优化本身并不是质量部一个部门参与的事,可能会有多个部门联合,比如,业务部,生产部,研发部,HR部,一个成本消减,或者人均效益提升,是业务层面的,但是这个成本消减,会分到各个职能部门来分担。

3、质量组织的运营策划

要实现上面策划的内容,哪些需要做深,需要专门组织支撑。这个组织,是放在质量部,或者是公司其他部门。另外,业务产品线要达到行业TOP1的水平,那么质量部整体能力是否也要达到TOP1的水平?

如果要达到,质量部的组织结构如何设置?人员任职能量标准如何设定?基础IT资产如何配置?

另外,质量部的能效如何提升?注意,不是质量人效。

质量战略规划,本身是公司层面的规划,不是质量部的规划。因此,为实现质量目标,所有投入的资源,都可以视为质量的投入,那么产出如何呢?最终,业务是否能实现市场财务成功。

3.质量战略展开

前面2步,主要确定了3年中长期的质量策略与目标,但是具体到最近一年,应该如何做?需要配置什么资源?最重要的3件事,千万不要超过3件事要聚焦。

这个要分解出来,就会形成年度质量战略规划,以及需要多少人,多少,组织构型如何设计,这时就会形成BP。其实,如果3年的想清楚了,这个就不是难事了。

在这个环节一定还要记住,要给其他相关部门,提出KPI指标要求。因为,规划中很多事,并不是质量部自己完成,很大程度其实是业务部门在做,因此要提出对目标达成的协助部门的关键考核指标。并纳入,其部门的考核指标矩阵。

 

4.质量战略执行与监控

上面3步做好,基本就定期检查,PDCA循环改进就好了。

 

3.

总结

很多同学,遇到做质量战略规划就懵,其实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专业能不行,而是认知层面的问题。

从小质量去考虑,质量战略,就无从下手,或者老板和业务部门,觉得这个规划做的太low不满意。

但从大质量去考虑,平时需要做很多积累,与业务部门要做很多的交流和探讨。

从这个角度看,做质量战略规划的人,也需要具备,如下的知识和技能:

1、经营思维

2、战略思维

3、概念能力

4、沟通与理解能力

5、流程管理

6、战略管理

7、产品与市场管理

8、研发、运营、。。。

9、数据分析。。

好吧先列这么多,其实还可以列很多。因此,对质量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其实挑战还是比较大的。

做质量总监十几年,从第一次做质量战略规划的冥思苦想、辗转难眠,到后来的游刃有余,其实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我想没有煎熬,也很难有成长。

也希望今天的内容,对现在正在做,质量战略规划的同学有所帮助。

好了,对如何做好质量战略规划有什么好的建议,在评论区给宋老师留言,大家一起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