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REITs扩容,提出要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降低政府及企业债务水平。 (视觉中国/图)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降低政府及企业债务水平。
盘活存量资产,首先提到的方式是发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REITs试点两年,从高速公路、产业园区到刚落地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正在加速扩容。
对于投资者来说,REITs的获益原理与股票相似。普通老百姓很难直接投资动辄上亿的不动产,但是REITs提供了一个渠道,将一栋大楼、一条高速公路甚至一个污水处理厂分成等值的金融份额。老百姓通过购买REITs,拥有了分享不动产收益的机会。
关键在于,拥有优质资产的好公司没有动力发行REITs,资产质地差的公司却很难通过审核。
降低债务水平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目前上市的共有12只REITs,合计募集规模为458.12亿元。资产类型包括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仓储物流四类。
其中,募集规模最高的华夏中国交建高速REIT,实际募集规模93.99亿元,于2022年4月28日上市。其次是平安广交投广河高速REIT,也是高速公路项目,募集规模91.14亿元,是2021年首批申报的基础设施REITs之一。
“在REITs之前,这些资产都是通过负债干起来的,通过发行REITs就将债务融资转成了权益融资,降低了地方还有企业的负债,盘活了存量资产。”一位保险资管投研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表示,企业发REITs是出于降低杠杆的目的。
他解释,企业举债,每年要承担刚性的利息支出,而发REITs,相当于企业把资产的部分权益卖掉了,可以直接回笼一笔资金。“让渡了一部分或者全部收益,但拿回来的钱,可以做更高回报的项目。”
据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张建平等人发布的铁路项目公募REITs和IPO募资对比研究文章,国铁企业和地方政府出资占比超过95%的投资结构亟需改革,国铁企业新增和存量债务风险不断积压,国铁集团近几年每年还本付息需求在5000亿元左右。
该文透露,目前国铁集团重点推荐沪汉蓉铁路湖北有限责任公司、粤海铁路轮渡项目申报第二批公募REITs,已报发改委审批。
红土创新基金基础设施投资部陈超对南方周末表示,过去十几年,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做了大量投入,当前新基建仍是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础设施公募REITs基金作为打通一、二级市场的产品,在盘活存量资产、引导市场化资金参与新基建,以及降低宏观杠杆率方面都发挥了作用。
陈超认为,从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地,可以看出无论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还是监管机构,都希望有更多符合要求的行业资产进入公募REITs市场中。公募REITs有望成为股票、债券之外另一个重要融资市场。
一位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多年的券商投行人士告诉南方周末,不光是公募REITs,2022年以来,基础设施类资产证券融资越来越多地涌现。如水费、供热、电费的收费权都在大量地资产证券化。
他认为,企业选择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从财务角度考虑。资产证券化一般会设立单独的SPV公司(特殊目的公司),把原有的资产转让给新设立的SPV主体。这样操作,募集资金在合并报表层面计入少数股东权益,同时偿还项目公司SPV既有负债,有效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当于做了一个负债“出表”。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太好,有优化自己报表的需要,就会选择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类业务中,ABS(资产支持证券)类业务比较常规,且较为成熟,从2013年兴起,到现在已近十年。类似的业务,还有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相当于用商铺租用费用折算现金流。另一个产品就是类REITs,是私募性质的ABS。
无论ABS、CMBS还是类REITs,按照资管新规界定,它们属于标准化产品,而不是无法看清底层资产的非标产品。
上述投行人士解释,资管新规之后,信托及银行,对于投资范围的限定非常严格,投资标准化产品的资金量相对充裕,标准品对投资者要求也更低。如公募REITs起投门槛在100元到1000元之间。
此外,多位受访者对南方周末表示,部分企业努力申请REITs,是希望展示企业品牌方面的价值,类似于上市。
REITs市场亟须做大
据业内受访者介绍,目前相关企业申请公募REITs数量虽然较多,但也并未火爆至堰塞湖的程度。
“现在做的这批优质资产,其实企业本身是不愿意拿出来做的,地方城投、交投手里能赚钱的资产不多,为啥要拿出来给别人分钱呢?”上述险资人士对南方周末说,承担基建投资的企业,很多靠借新还旧来维持,好资产和坏资产打包一起,勉强经营下去。现在把好资产拿出来作为REITs产品募资,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营压力。
不过他认为,REITs市场做大以后,投资人多了、市场钱多了,自然对收益率的要求会降下来,到时候差一点的资产就可以拿出来了。
目前的公募REITs,存在质地好的企业没有动力发,而质地差的企业无法通过层层审核的悖论。
“从企业角度,如果自身经营很好,负债率也很低,把自己的核心资产剥离出来做公募REITs,其实属于一种财务减值,对企业没有太大好处,不如去拉高自身负债。”上述投行人士说,公募REITs只是对于一些当下有困难但拥有一些优质资产的企业有好处。
比起举债,公募REITs的融资流程更长,需要审批的流程也更长。公募REITs要先报地方发改委,地方发改委报国家发改委,然后再到交易所交易。“这一系列过程,其实很熬人”。
此外,发REITs的难度不仅在于较长的审批流程,还需要发公募REITs的资产没有其他债务关系。
“要一块特别干净的资产。”上述投行人士说,如果企业可以发CMBS也可以发REITs,他会建议企业发CMBS。因为发REITs的时候,一定要把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处理干净,要没有额外的抵押、质押,做成一个独立的资产,打包进SPV公司,再去发REITs。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想要发公募REITs的公司本身负债极高,需要先找一笔过桥资金替换负债。但有的企业债务窟窿巨大,连过桥资金都很难找,过桥的成本也难以负担。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侯小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