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这个问题仍然还是模棱两可,尤其是对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资金流通产生财富。对此总是报着怀疑的态度,好像这辈子只有靠体力才能生存,事实上真正赚钱的都不是出卖体力的,而是让钱为自己打工。
分享一个经典的故事:
有一个小镇,炎热慵懒的一天。太阳高挂,街道无人,每个人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日。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 1000 元钞票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
店主抓了这张 1000 元钞,跑到隔壁屠户那里支付了他欠的肉钱。
屠夫有了 1000 元,横过马路付清了猪农的猪本钱。
猪农拿了 1000 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饲料款。
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 1000 元赶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钱 1000 元 ,
这名妓女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
旅馆店主忙把这 1000 元放到柜台上,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 1000 元,声称没一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
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什么东西,可全镇的债务都清了,大家很开心。
看清楚了吧,故事中没有这 1000 元的流通,每个人都债台高筑,有了这 1000 元的流通,每个人都不欠钱了,也就是说,实际效果是每个人都赚了 1000 元,还清了债务。
故事有趣,可这道理是非常深刻的。它说出了财富的来源——资金流通。
那又有人问了, 1000 元只不过是在每人各自手中拿着跑了一圈会到原地,又没有产生任何实质的商品实物,怎么就产生了财富,全是虚的嘛。可是事情就这么神奇。
实际上来旅馆住宿的那个旅客,他带的那 1000 元就是财富来源的本金,这 1000 元是有劳动价值的,他的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也就是说,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劳动付出,劳动价值,体现在社会上就是金钱。
钱币就是劳动价值的符号。
现金是要流通才能产生价值,而经济永远存在炒作!
钱需要进入市场流通,才能产生价值,钱”转“的越快,经济越繁荣,而钱赚的快的基础是信任,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人和国家和经济之间的信任。
经济好的时候,合作方打个招呼,就开始干了。什么预付款,全都可以先欠着,但如果经济不好,每个人都等着还债,谁都不愿意再投入了,所以就不见兔子不撒鹰,你不给我钱,我就啥也不干。
所以原来一句话,就是一笔钱,现在得是实实在在的钱,付过去,才能启动财富创造。货币的周转速度无疑也就慢了,原来你有1个亿,可以到处欠着,做10个亿的生意,货币就乘出来10倍,而经济不好,你的1个亿只是1个亿,所以一到经济不好,大家会发现哪都缺钱。其实不是钱少了,而是乘数小了,货币流通少了而已。
市场上有句名言:只知道努力工作的人,将会失去挣钱的机会。
你以为赚到的工资存到银行里就行了,不是的。如果将赚到的钱用来做些适合自身财务实际情况的投资,就会产生“钱生钱”的效果,就能为你带来更多的财富收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