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1)什么是优质中小企业?
对于这个问题,跟回答什么是优质帅哥一样,自己说是不算,得有证明。2022年06月01日,国家工信部印发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63号,目的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作用不够重视,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伴随着国家经济战略的不断调整,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所以制定该办法。
根据办法,优质中小企业是指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由以下3个层次组成。
(2)所涉及的财务评价指标有哪些?
这里提到“层次”“梯度”,说明是要逐级认定的,每个层级有相应的评价标准。由于本文主要讲的是财务指标,这里重点说一下,这三个层次涉及的财务评价指标包括什么,其实不多,主要包括: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净利润率。
(3)为什么政府会设置这些作为评价指标?
为什么?因为这项政策的主角是中小企业,而对于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是有指标体系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主要是指标分析,主要是根据财务报表为依据,通过比率分析达到分析报表的目的,也是了解一家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手段。
(4)财务报表的构成与的意义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
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一家企业的某个时期的经营情况,简单的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资产多少,负债多少,股东权益多少等,进阶一点的则是可以判断企业资产结构是否健康,资产周转效率怎么样,企业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如何等。
利润表呢,是反映一家企业经营成果的,比如它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盈利能力怎么样,毛利率跟行业一般水平相比怎么样,税前税后利润多少,净利率多少,上市企业我们还能看到与股本有关的收益。
现金流量表,我们知道现金是企业的血液,流量表就是反映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动态状况的报表,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支付能力,还可以看到是不是“入不敷出”“不务正业”“举债度日”等。
以上报表除了财务工作者,还有管理者、老板、股东、投资人、债权人经常需要看之外,其实还有一类人群,那就是我们做项目申报的。财务指标分析其实就是政府制定项目财务评价的背后方法论之一,我们如果能看懂,就能更好理解政府制定这些财务评价指标与政策目的的关联性。
二、结合报表看指标
(1)分类
那么接下来就将优质中小企业所涉及的财务指标,根据财务报表进行分类。
从以上可以看出,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指标,从这两张表取数即可,涉及增长的,多个年度同期数据进行计算。其中,主营业务的确认,还要结合附注,财务报表也有局限,附注作为说明、解释,会体现更详细的信息。从以上也可以看出,以上指标涉及的只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少部分,并不多,也不复杂。接下来,分别进行说明理解。
(2)理解
①资产负债率评价指标
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合计×100%
这个指标是判断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当然要判断资产负债率是否合理,也要看站在谁的立场,因为还有个词叫“合理负债”,如债权人最关心的是贷给企业的钱是否安全,他们当然希望比率越低越好。而股东有时候希望越大越好,比方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的时候,因为他们得到的利润也会越加大,杠杠嘛。同时,也要看行业,例如房地产就是典型的高负债行业。
但总的来说,业界认为,资产负债率在40%-60%之间较为合适的健康状态,资产负债率70%就到了警戒线,一般不要超过75%,如果达到100%或超过100%说明公司已经没有净资产或资不抵债。所以,下面优质中小企业对资产负债率的评价标准的设计,背后也就是这个原理。政府给企业支持,配套给企业奖励资金,立场相当于投资人,当然希望企业健康发展,否则就是做无用功。
②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评价指标
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研发费用/营业收入×100%
这个理解比较简单,以前我们学政治的时候,邓小平爷爷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即: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公式不是本文的重点,重点是解释科技的重要性。
那科技的进步需要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研发。关于研发费用的评价基本参考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要求,只是根据不同阶段做了不同的设计。比如创新型层级,只要体现是有创新研发即可,所以没有营收界限的划分,在最高得分上也不用占比太高;但到了专精特新这一层级,明显精细了很多,根据研发费用总额和比重这两个维度来设计,例如最高档A档,要么达到费用总额500W的要求,要么满足比重达到10%以上的要求,才能拿到这项评价的满分10分;到了小巨人,则是直接参照高企的条件,依据营收区间规定不同占比来评价,并且在下限这里对属于5000W以下的企业,有融资、年研发费用总额、研发人员占比的高门槛要求,想象一下,小巨人嘛,前凸后翘,有的地方你可以小,但该大的地方你要大。
总的来说,政府在制定这块的时候是基于我国国情,另外一个是根据研发统计情况,这就是我们平时规上企业要填研发统计报表,高新技术企业要填火炬报表等工作的原因,供给国家统计分析。
③主营业务收入评价指标
关于这个指标涉及3个公式
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100%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前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2。
关于收入这块,我觉得有必要展开一下。人尚有主业副业之分,何况企业。企业的总收入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接下来用大白话结合自己谈一下我的理解,假设我的营业范围是政府项目申报(主业)+摄影+情感类写作。
主营业务收入:主业挣的钱,比如通过给企业报项目获得的服务费,占了收入的大头,这部分就是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副业挣的钱,比如业余时间拿相机帮人拍摄的摄影费,或者写出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小说投稿作品,获得的撰稿费,这些就是其他业务收入。(然并卵,一毛副业收入都没)。
营业外收入:天上突然掉下来的馅饼,比如我报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到客户要搬家,但有一堆残旧的泡泡机,那个老板很大方说,拿去帮我处理掉,卖掉的钱算你的,于是我专门蹲点看哪里小朋友多,他的爸爸妈妈比较有爱的,卖出去获得的这部分就是营业外收入(多希望生活中能遇到一个那么财大气粗的大哥)
投资收益:假如哪天我心血来潮把挣来的钱拿去投资,无论赚还是亏,都在这个科目体现。
补贴收入(其他收益):假设我帮一家企业通过了某项目,良心的政府为了鼓励我作为服务商的卖力和优质服务,给了我一笔情谊深厚的补贴款就在这个科目体现。
以上就是企业营收主要的相关科目解释,取数都在利润表。关于政府设置这个指标的理解,也是比较简单的,开头有提到优质中小企业是指优质中小企业是指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根据这个定义,主营业务的占比就是判断是否“不务正业”,而增长率则是判断产品的成长性。
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就是用来衡量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发展处于阶段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产品处于成长期,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属于成长型公司。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5%~10%之间,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稳定期,属于成熟型公司,不久将进入衰退期,需要着手开发新产品。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衰退期,保持市场份额已经很困难,主营业务利润开始滑坡,要步入衰落了。
所以从下面各个层级的评价设计来看,也是这个道理,首先创新型达到10%就已经很好,达到15%该项就满分了,符合增长势头,至少满足成长性好这个方面。到了专精特新,要求更高了,一年数据的判断标准明显就不适合了,因为专精特新是要从创新型里面精中求精,一年之间实现增长容易,但要连续2年实现增长还是有难度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规模也在增长,所以也更能从主营方面体现产品好、模式好、技术好、管理好。到了小巨人,明显不适用于10%以上的要求了,原因是综合小巨人的条件要求特点——难度大、要求高,还要缺一不可。能够达到的都是中小企业中的顶级精英企业了,一般都步入成熟型了,且至少要保证你还是属于成熟型的,所以这里设计的是不低于5%,衰退了,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就有限了。
④净利润率评价指标
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为什么是净利润呢,因为在利润表-净利润的上头,还有个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而营业利润的公式更长,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来说,我挣的减去该给的都给了,扣去各项成本和税费,剩下的钱就是净利润。它是反映企业综合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进阶的通过分析毛利率和费用率,可以找出提升净利润率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我想这也是政府引导企业去关注的。这个财务指标,也能反映企业的管理能力,再次紧扣优质中小企业的定义。
那么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纯属个人愚钝的见解,通过输出,总结一下工作及学习的理解,有不足之处,阅过者可以多多指教。题目虽然是从财务报表分析角度,来理解优质中小企业梯度评价的财务指标,实质上只是说到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其中一小部分,但至少,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政策,会明朗很多,好过死记硬背。
最后,引用费曼的话“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对它的本质和特性有一个充分的理解”,作为自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