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是不是得有公司才能实施股权激励?"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会有这样疑惑,主要是因为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或认知里,认为股权激励就是给员工进行工商注册,所以没有公司那怎么实施股权激励。
在我们实操过程中,只要是可以进行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物),都可以用来实施股权激励,如投资开个店,公司某个事业部(小组)等都是用来实施股权激励,那如何实施?
今天就大家关心的两个环节跟大家进行分享:
一、明确独立核算主体。
以能够独立核算的门店、事业部、小组、虚拟公司、分支机构、部门等作为主体,但凡能独立核算的都可以用得上股权激励。
可能有些人会有些疑惑,你这个独立核算主体,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股权,不具备法律效应,不具备实施基础。
不过确实是这样的,独立核算主体在法律上是不具备股权属性的,不过股权激励本质上就是一件协议约定的事项,只要双方能够达成共识,有信任的基础就可以实施,因此在协议实施中,只需将独立核算主体的“股权“定义清楚就好。
二、明确主体的价值和价格。
通常我们做股权激励,股价=公司估值÷股本,所以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公司的估值,同样的在独立核算主体上实施股权激励首要做的就是确定其价值,那如何确定,常见的方式有:已投入的成本或在其基础上存在一定的溢价,核算的利润水平或以其一定的倍数来确定,主体实现的收入或在其基础上存在一定的溢价,协商确定的主体公司价值或直接进行估值。
所以核算主体的价值确定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难,其实方法还是比较多,只要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即可,切不可盲目夸大。
对于股价最好的建议按照1元/股去定,但不唯一,之所以这样做,便于激励对象能够理解,确定1元/股,那自然“股本“数量就可以确定。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公司不赚钱或亏损还实施啥股权激励,肯定没有人买”,事实上是这样吗?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公司不赚钱或亏损并不代表不值钱,如果公司是向成为一家值钱的公司努力,那当下公司不赚钱或亏损基本上不影响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这样的案例很多,早期的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那一家当下不赚钱,未来值钱的公司如何实施股权激励?
我认为最重要的核心是激励双方需达成共识。
首先激励对象得认为公司未来是有价值,如激励对象不认为公司未来有价值,那就不具备实施基础;
其次公司得有快速成为有价值公司的潜力或基因,通常科技型公司、互联网公司往往能快速做到有价值,其融资能力、上市速度比一般的传统公司要快得多。
因此在有了共识的基础上,基于眼前公司还没赚钱或亏损,可以暂时不直接授予激励对象股权,等公司价值开始凸显的时候激励对象再行权,这样对激励对象而言,有一个观察、了解公司的过程,同时公司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激励对象,看其是否符合公司要求,通常这种激励模式叫着期权。
在股权激励实践中,听了很多老板说“我们的员工对股权不感兴趣,不想认购,会不会影响我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其实员工有这样的问题其实很正常,首先公司员工对股权激励不了解,不像公司老板或我们专业人士经常研究股权激励,往往不了解、不清楚的领域,一般人是会本能的抵制,所以员工不感兴趣这也很正常。
那“员工不感兴趣”该怎么做?
要让员工理解股权激励,到底股权激励是什么?老板是不是要融我们的钱,把员工的顾虑给打消掉,所以我建议在做股权激励项目时,首先会做一个启动会,启动会的目的在于阐述股权激励理念、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初心和目的、对待股权激励应该持有的心态、项目整体规划及要求,塑造价值、引导思考、统一思想,这样员工才会有一个与公司的共识基础。
在方案落地实施阶段,需要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知识培训以及方案内容再一次进行宣贯,目的还是在于让员工真正理解股权激励目的、操作原则、理念等内容,引导员工积极正面思考。因此通过多次的培训与一对一沟通,基本上可以解决掉员工的疑惑。
股权激励本质上是一项投资行为,员工不感兴趣是否存在没有吸引力,因此在员工有了对股权激励知识基础上,还需要对员工投资收益率进行明确展示,如员工投了多少钱,第一年赚多少钱,第二年赚多少,第三年赚多少,有了这样的展示,员工心理清楚了,这样才会给他做下决心吃了定心丸。
关于今天分享三大特殊情况如何做股权激励的内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针对股权方面的知识,有想了解更多的内容,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END——
@自媒体干货集 @微头条小秘书 #头条热门# #股权激励与股权设计# #创业交流# #企业战略学# #我要上头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